Jifengshuxunno 400

64
1

description

 

Transcript of Jifengshuxunno 400

Page 1: Jifengshuxunno 400

1

Page 2: Jifengshuxunno 400

书讯 400期感言

2

书讯 400 期感言

쫩톶 400웚쇋ꎬ믘쿫떱죕뒴뾯ꎬ췰죧ퟲ죕ꆣ

쓇쫇퓚뻅쓪잰쇋ꎬ2006쓪뗄훐맺ꎬ듓뇭쏦짏뾴폫뷱죕쯆뫵틑뺭닮뇰

늻듳ꎬ떫떱쓪뗄훮뛠뿉쓜죧뷱틑늻뢴듦퓚ꎬ뛸뷱죕뗄훮뛠뿉쓜폖늻횪믡

춨쿲뫎랽ꆣ쾣췻ꆢ쪧췻뫍훖훖늻좷뚨ꎬ벸뫵쫇헢룶쪱듺듸룸쎿튻룶죋뗄

뺫짱짺믮ꆣ

좻뛸쫩톶뗄첬뛈쫇튻틔맡횮뗄ꎬ컒쏇맘탄릫릲짺믮훐뗄쮼쿫쫂볾ꎬ

놨뗀춸맽돶냦컯뇭쿖돶뗄쮼쿫퇝뇤뫍헹뇧ꎻ컒쏇볡돖퓚퓄뛁훐힢죫뗀뗂

ퟔ뻵ꎬ얬솦뗖뾹훖훖캱ힰ돉헽떱뗄탩컞뫍좮죥ꎻ컒쏇틠랴뛔틔쳘쫢훷틥

ퟷ캪ퟔ컒싛횤뗄샭평ꎬ훷헅죋춬듋탄뗄웕쫀횮샭ꆣ믘춷좥뾴헢뻅쓪살뗄

400웚ꎬ쇮죋타캿뗄쫇ꎺ컒쏇ퟶ떽쇋헢킩ꆣ쯤좻ꎬ튲돤싺쇋틅몶뫍삧쓑ꆣ

룐킻쓇킩퓸뺭캪쫩톶릤ퟷ맽ꆢ틔벰죔좻퓚캪쫩톶릤ퟷ뗄춬쫂쏇ꎬ쯻

쏇쫇ꎺ틼뒺살ꆢ탏풽ꆢ샮캰캪ꆢ폚쇡쓈ꆢ뫺쿾쇘ꆢ믆쪥ꆢ햲랽샙ꆢ짲붡

컄뫍헅�ꎬ킻킻쯻쏇쎿튻캻뗄릱쿗ꎡ

下面,我们还是为这期编后说一本新书,这本书在西方政治学领域影响巨大,

书名是《民主的阴暗面》。

书的作者迈克尔.曼(Michael Mann)是当代最重要的社会学家,而这本《民

主的阴暗面》则描述了现代性 200 年以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这一现象直到

Page 3: Jifengshuxunno 400

书讯 400期感言

3

今天我们仍在面对而无法回避,即:以抽象的“人民”的名义,对另一部分被归

为“非人民”的“异己”或族群进行清洗的现象。

从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民族国家体制,都是建立在大众政治动员之上的,曼因此

将此类不同于传统政体的体制都称为“民主”政体,然而这些具有相同名称的政

体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分。一种是“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y)体制,这

种体制承认实行民主自决的社群即人民是由不同阶级和文化所组成的多元组合,

因此,它将民主制度视为协调不同利益和谋求共识的机制,从而将人民集体认同

的内部排他性降为最低,如英美法等国;一种是“有机民主”(organic democracy)

体制,它将“人民”视为一个同质同构的完整有机体,此时,统治者自我宣称的

“民主制度”便成为“人民”统一意志的象征,任何异于这一意志的杂音,则被

视为对“人民”的背叛,于是,便“全国共讨之,全民共诛之”。

这类“有机民主”政体,正是我们过去非常熟悉,而近年来似乎又重新开始记

忆的,以至于,我们甚至可以直接用我们熟悉的语言来描述它。而在曼的分析框

架下,这类一旦取得政权便开始对不符合其“人民”想象的异体进行清洗的“有

机民主”,除了有纳粹德国和南斯拉夫的米洛索维奇政权,还包括了 20 世纪最重

要的极权主义运动及其思想清洗和民族清洗的政策。

我们将这本书作为书讯第 400 期的郑重推荐。

2015.5.21

上海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Page 4: Jifengshuxunno 400

读者赠言

4

读者赠言

쫩톶뗚튻웚뻍뾪쪼뚩퓄뗄뛁헟욮맽ꆣ

웖뚫뗪벸쓪잰튲쎻폐쇋ꆣ볇뗃웖뚫뗪뗄룱뻖쫇퇘뷖샯췢ퟝ짮솽볤ꎬ

쫩뗪랭퓄뗄룐뻵뫍떱쪱뇰뗄럖뗪뚼늻쿠춬ꆣ

놧잸랢뇭쫩톶틢볻뇤돉쇋뮳뻉ꆣ쫩톶쒿잰풶샫쟡욮뗄컄틕럧뫜뫃ꎬ

믡볡돖퓄뛁뗄ꆣ

ꆪꆪDonghanbing

폫ꆶ벾럧쫩톶ꆷ뗄쿠폶쫇퓚컒 2009쓪돶맺뛁쫩틔뫳ꆣ쫩톶돉캪쇋컒쇋뷢

맺쓚쮼쿫뫍톧쫵뚯첬뗄ퟮ훘튪뒰뿚횮튻ꆣ쎿듎믘맺ꎬ컒뚼믡냑믽퓜쿂살뗄튪

싲뗄쫩럖벸듎좥벾럧쫩뗪싲췪ꎬ쓇훖ꆰ튻듎탔돔독뗄룐뻵ꆱ죃죋뫜맽ꆣ죧

뷱컒튲췪돉쇋늩쪿톧튵믘맺쇋ꎬ쯤좻릤ퟷ뫜쎦ꎬ떫쫇퓄뛁쎿웚쫩톶틑뺭뇤돉

쇋튻훖짺믮쾰맟ꎬ쾣췻쓜룺벾럧튻웰ퟟ맽쿂튻룶 400웚ꆣ

ꆪꆪ췸폑 fany

벸쓪틔잰ꎬ틲캪튻룶얼좻뗄믺믡ꎬ뛁떽ꆶ벾럧쫩톶ꆷꎬ뇣뎤웚맘힢ꆣ컒

붫웤쫓캪튻룶헦헽틢틥짏뗄ꆰ톧풰ꆱꎬ뇠헟ꆢ뛁헟퓚듋럖쿭톶뫍쮼쿫ꎬ늢

평듋뒫뗝튻훖뛔훇믛뗄돖뻃죈낮ꆣ헢훖뛔훇믛뗄낮ꎬ믹폚뛔컒쏇짺믮쫀뷧뗄

짮쟐맘뮳ꎻ틲듋뛸뻸좻틬폚톧풺쳥쾵뗄붩뮯폫쫆샻ꆣ쾣췻쫩톶폐뎤뻃뗄짺

쏼ꎬ캪뛁헟듸살ퟔ평뗄쿻쾢ꆣ

ꆪꆪ샮컄�

Page 5: Jifengshuxunno 400

读者赠言

5

벾럧쫩톶냬뗄늻듭ꎬ폐늻짙뻟폐쮼쿫뫍샭싛짮뛈뗄첽쳖컄헂ꎬ뛁뫳듳폐

웴뗏ꎬ쇮죋짮쮼ꆣ쾣췻쫩톶풽냬풽뫃ꆣ

ꆪꆪ듷맺잿

Dear Jifeng editor,

I have been enjoying reading each issue with great pleasure, and

catching up Chinese books and translations with great excitement. Your

short book review is the best in the Chinese world of book club. I wish that

it will continue to do so and benefit many readers!

Best Regards!

He Baogang

Professor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Deakin University

Australia

벾럧쫩풰뛁쫩뻣샖늿ꎬ쓺뫃ꎡ

컒폫ꆶ벾럧쫩톶ꆷ뗄뗚튻듎쿠폶ꎬ쫇헢튻쳬ꎬ2007쓪 10퓂 30죕ꎬ뗚 67

웚ꆣ

쓇횮잰폐뛎쪱볤ꎬ컒짏냠뇘뺭뗄쫇뺲낲쯂ꎬퟮ낮매뗄쫩뗪뻍쫇벾럧쫩풰

뺲낲뗪ꎬ잡쟉헢샯쫇틕쫵쳘즫뗄럖뗪ꎬ폐탭뛠컒룐탋좤뗄쫩ꎬ쎿듎뮻돋 2뫅

쿟뗄쪱뫲ꎬ맕뷸낲뺲뗄쫩뗪ꎬ폫쾲낮뗄쫩쿠폶ꎬ쓇쫇컒럇뎣쿭쫜뗄쪱뿌ꆣ뫳

살ꎬ컒쯹퓚뗄톧킣춼쫩망탨튪컒쏇튵췆볶닉릺쫩벮ꎬ컒뻍듸ퟅ쇬떼살ꎬ횱

뷓톡릺쇋탭뛠틕쫵랽쏦뗄쫩ꎬ튲쫇듓쓇쪱웰냬쇋믡풱뾨ꎬ싌즫뗄뾨ꎬ쫇컒쾲

Page 6: Jifengshuxunno 400

读者赠言

6

낮뗄퇕즫ꆣ퓙뫳살냡쇋볒ꎬ좥뺲낲뗪늻랽뇣ꎬ횻쫇얼뛻매쇋ꆣ

뛔벾럧쫩풰폫벾럧쫩톶뗄헦헽맘힢좴쫇뫳살뗄쫂쟩ꆣ듳풼쫇 2013쓪뗄쒳

튻쳬ꎬ헽쪽뫃뫃뛁쇋튻웚벾럧쫩톶ꎬ쪵퓚뺴엥쫩톶뗄폃탄ꎬ쫩움뗄킴ퟷ쮮ힼ

튲뎬돶컒풭살뗄풤쿫ꎬ틲듋컒쳘뗘ퟶ쇋튻룶폊쿤럖샠ꎬ냑듋뫳쎿웚쫕떽뗄벾

럧쫩톶ꎬ뚼럅퓚튻웰ꎬ뇣폚닩헒퓄뛁ꆣ2014쓪뒺ꎬ틲쒪쓎뮭햹쏅욱풤쫛뗄쫂

쟩ꎬ얼좻맘힢쇋벾럧쫩풰뗄캢탅ꎬ늢쟒돉캪훒쪵럛쮿ꆣ쮳뇣쳡튻쿂ꎬ쓇튻듎

쒪쓎뮭햹쏅욱컒뫴엳뮽폑떽벾럧쫩풰싲쇋 110헅ꆣ튲쫇퓚헢쪱ꎬ컒룼뛠쇋뷢

떽벾럧쯹쏦쇙뗄삧뺳ꎬ벾럧캪ퟔ벺뗄뛀솢쯹ퟶ돶뗄얬솦폫볡쫘ꆣ

2014쓪닎폫쇋 10뎡틔짏벾럧뗄믮뚯ꆣ2015쓪뒺쳬ꎬ컒돉캪벾럧쫩풰횾풸

헟킡ퟩ훐뗄튻풱ꆣꆭꆭ

웤쪵쮵뗄쎻뛠짙쫩톶뗄쫂ꎬ룼뛠쫇폐맘벾럧쫩풰ꎬ컒뗄벾럧쫩풵ꆣ틔벰

ퟮ쿫쮵뗄ꎬ킻킻벾럧ꎡ

ꆪꆪ컅폱ꎨ퇮뻪ꎩ

볇늻뗃쫇듓쓄쓪뾪쪼쿠폶뗄쇋ꎬ쎿훜폊쿤샯뚼믡쳸돶ꆰ벾럧쫩톶ꆱꆣ짏

퓂췸릺ꆶ릫쏱뗄벤쟩ꆪꆪ뗀뗂쟩룐폫쏱훷짌틩ꆷꎬ쫇틲쇋벾럧뗄뷩짜ꆣ쫽쓪

잰퓚짏몣뚫랽틕쫵훐탄쳽맽튻듎볍쓮샮쮹쳘틴샖믡ꎬ쿂쏦쫇떱쪱쇴쿂뗄룐

뒥ꎬ뷨틔뇭듯뛔뻅쓪ퟟ떽뗚 400웚뗄쟕뺴뫍힣뫘ꆣ킻킻퇏늫럇벾럧ꆣ

쪮뻅쫀볍틴샖뗄ꆰ뺴돏쪵ꆱ

샮쮹쳘폚컒튻횱쫇룟퇅뛸돩쿳뗄럻뫅ꆣ헢듎샮쮹쳘 200훜쓪떮뎽퇝

ퟠ믡ꎬ쫗듎뷼뻠샫룐뒥헢룶럻뫅뗄쓚몭ꆣ퓚돖탸솽룶킡쪱뗄퇝ퟠ훐ꎬ룖쟙볒

쮹뗙럒ꆤ뫘럲쿈짺컷럾춦냎헽뷳캣ퟸꎬ쓽짱힢튻쮿캴릶ꆣ룐뻵쫇튻뗀뗀쇷

맢틝펰듓쯻ퟋ펰훐쏖즢ꆣ쓇훖특짮죋뺲쪱킡쳡쟙냣뗄캢죵닼틴ꎬ퓚잧폠

죋ퟹ컞탩쾯뗄듳쳼훐튲쫇쟥컺뿉뇦ꆣ펡쿳ퟮ짮뗄쫇뗚죽뎡퇝ퟠ잰ꎬ벴붫퇝ퟠ

Page 7: Jifengshuxunno 400

读者赠言

7

샮쮹쳘듺뇭ퟷꆶB킡뗷룖쟙ퟠ쏹쟺ꆷꆣ뛌퓝뎡킪췪뇏ꎬ뫘럲쿈짺퓙듎늽죫컨

첨ퟸ짏쟙쾯ꎬ쯻틀좻쫇닠쏦ퟋ펰ꎬ헽뷳캣ퟸꆣ좻뛸헢튻듎뗄헢룶ퟋ펰좴컆쮿

늻뚯돖탸뫃벸럖훓ꆣ쓇쫇폐뗣싾뎤뗄뫃벸럖훓ꆣ뫘럲쿈짺웁탄뺲웸쓽짱뛋ퟸꎬ

좫뎡맛훚튲웁탄뺲웸쓽짱뗈듽ꆣ헢튻뿌컒뗄룐뻵뻓좻폐뗣쿳뗈듽쇵쿨돥듌뛌

엜뻶주잰뗄랢쇮잹쿬ꆣ폐튻훖틴샖쫇쟩룐벤풽뗄ꎬ쳽헟믡룺ퟅ쫖컨ퟣ떸ꎻ쇭

튻훖틴샖쫇쟡쯉뮶뿬뗄ꎬ쯼쪹쓣퓚싾늻뺭탄훐믖뢴욣샍ꆣ뫘럲쿈짺퇝ퟠ뗄틴

샖좴쇮죋뺴캷돏ꆣ

뻝뷩짜퇝ퟠ죋뫘럲쿈짺늻뷶쫇튻캻벼쟉룟뎬뗄훸쏻룖쟙볒ꎬ룼쫇튻캻ꆰ

돏뗄짱톧볒ꆱꆣ쓇쎴쯻퇝ퟠ쪱뗄돏쿫뇘튲쫇퓚폫틴샖틕쫵뗄ꆰ짏뗛ꆱ뛔뮰ꆣ

컒틔캪쯻뗄ꆰ짏뗛ꆱ폫뚡뷢얣풢퇔훐ꆰ컡쯹뫃헟뗀튲ꎬ뷸뫵벼틓ꆱ폐쿠춨ꆣ

뚡뷢얣쎿떽맘볼쪱뿌ꎬꆰ좻캪뷤ꎬ쫓캪횹ꎬ탐캪동ꆱꎬ튲쫇웁탄뺲웸쓽

짱ꆣ뫘럲쿈짺죏캪샮쮹쳘횮쯹틔횵뗃볍쓮ꎬ쫇틲캪ꆰ쯻붫쪮뻅쫀볍쯹폐뗄뚫

컷죚폚튻짭ꆱꆣ헢쇮컒쿫떽풪뮯쿈짺뗄룐퇔ꎺꆰ퓚헢룶쮼쿫뫍맛쓮뇤돉ퟟ십

뗆뗄쪱듺ꎬ컒쏇뫜죝틗뾴돶쪮뻅쫀볍뗄뫃뒦ꎬ뇏뺹쓇쫇튻룶뛔쮼쿫뫍톧쫵돤

싺뺴횮탄뫍잱탄룻퓅뗄쪱듺ꆣꆱꎨꆶ죋컄뺫짱폫뛾쪮튻쫀볍뗄뛔뮰ꆷꎩ

ꆪꆪ슽쿾맢

틑뺭볇늻쟥뻟쳥뗄쿠폶쪱볤ꎬ떫폐튻뗣뿏뚨뗄ꎬퟔ듓죫쇋믡풱ꎬ컒쯹폐

쏀뫃뗄퓄뛁뚼평벾럧쫩톶듸살ꎡꆶ컥퓂뮨뫅ꆷ폈웤볇틤짮뿌ꎡ룸컒듸살랴쮼ꎬ

룺뷸퓄뛁쇋탭뛠쿠맘쫩벮ꆣ

퓙듎킻킻벾럧쫩톶뗄뇠벭쏅ꎬ쒬쒬룸컒쏇듸살헢쎴뛠뗄뺫뮪ꎬ쳡짽컒쏇

뗄쫓튰ꎬ웴랢컒쏇쮼뾼ꎬ쪹컒뗄짺믮ퟜ쫇늻좱싺ퟣꆣ

ꆪꆪ캺붨펢

Page 8: Jifengshuxunno 400

读者赠言

8

ퟜ폐쪮쓪쇋냉ꎬ뿉쓜뮹늻횹ꆣ컒퓚뗘쳺짂컷쓏슷벾럧쫩뗪싲쇋킩쫩ꎬ펦

뗪풱퇻쟫ꎬ닎볓쇋벾럧뻣샖늿ꎬ틔뫳뻍쫕떽쇋뗧ퟓ뾯컯ꆰ벾럧쫩톶ꆱꆣ룐뻵

늻듭ꎬ췆볶뗄쫩늻짙쫇컒룐탋좤뗄ꎬ튲쫇헽퓚쮼뾼뫍첽쯷뗄컊쳢ꆣ쓣쏇뗄뾯

컯컒쎿웚뚼뾴ꆣ늻맽뷼살랢쿖폐쪱췸튳듲늻뾪ꎬ쫔맽벸룶랽램뚼쎻폐돉릦ꆣ

쓜럱짨볆뗄볲떥뗣ꎬ횱뷓솬뷓듲뾪ꆣ헢퇹퓄뛁룼랽뇣ꆣ쾣췻볡돖쿂좥ꎬ풽냬

풽뫃ꆣ

ꆪꆪ헅쮮죙

쯑쇋튻쿂폊쿤뗄샺쪷볇슼ꎬ뗚튻럢살ퟔ벾럧뗄폊볾쫇 2011쓪 6퓂뗄 228

웚ꎬ쓇쓪컒듳쯄ꎬ떽쿖퓚틑뺭릤ퟷ튻뛎쪱볤ꆣ쎿훜죔좻뫜쾰맟뗘쫕떽벾럧쫩

톶ꎬ쯤좻쎻뿕좥싲쫩ꎬ떫쫇벸뫵쎿튻웚뚼믡퓄뛁ꎬ폚컒뛸퇔ꎬ헢럢폊볾뻍쿱

뚬죕특샯뗄풶랽뗄튻햵쏷뗆ꎬ풶풶뾴ퟅ쯼탄샯뻍믡뫜얯뫍ꆣ쾣췻헢럢쏀뫃뗄

쫩톶쓜릻튻횱헕쇁ퟅ죋쏇뗄탄쇩ꆣ

ꆪꆪ뫺톩

ꆶ벾럧쫩톶ꆷ뒴뾯뻅쓪횾뫘

듳퓕벾럧ꎬ틢퓚웴쏉ꎻ폆폆뻅퓘ꎬ쫩톶쟩얨ꆣ

엀싞쳞뻱ꎬ럮횮폑엳ꎻ헜쮼훇ꎬ탄훐횮뗆ꆣ

듳퓕벾럧ꎬ믊믊烝烝ꎬ듳잧쫩튵ꎬ죽믔캪쓜ꆣ

퇇쓸얷잦ꎬ뻭뻭럇뫣ꎻ늩퇅뻽ퟓꎬ룟뷚뿉럧ꆣ

ꆪꆪ놱뺩뛁헟 웴 횮

Page 9: Jifengshuxunno 400

读者赠言

9

헢킩쓪ꎬ퇸돉튻룶쾰맟ꎬ쎿훜뚼믡뾴벾럧쫩톶ꎬ쎿퓂ퟜ믡좥벾럧쫩풰ꆣ

퓚벾럧쫩톶뾴떽뗄탂쫩ꎬퟜ쫇뺡뿉쓜퓚벾럧쫩풰릺싲ꆣ컒ퟮ쾲뮶벾럧쫩톶뗄

뇠뫳킡볇ꎬ폐볻뷢ꎬ폐좤캶ꎬ폐볛횵맛ꎬ쇈쇈벸뛎좴쪤맽쓇킩뎤욪듳싛ꆣ

ꆪꆪ췵쿾폦

ꆶ벾럧쫩톶ꆷ돶떽뗚 400웚ꎬ쫇뫜쇋늻웰뗄돉뻍ꆣ튻룶짧좺폐쎻폐룟훊

솿뗄틔쫩훷쳢뗄퓓횾ꎬ뛠짙랴펳헢룶짧좺뗄컄뮯쫓튰뫍뺫짱짮뛈ꆣ뻍듋뛸퇔ꎬ

ꆶ벾럧쫩톶ꆷ헢 400웚뗄룻퓅ꎬ캪컒쏇뗄쪱듺쇴쿂튻럝벫캪헤맳뗄퓄뛁볇슼ꎬ

늢쇮컞쫽뛁쫩죋쫜틦ꆣ킻킻ꆶ쫩톶ꆷ쯹폐뗄엳폑ꆣ

ꆪꆪ훜놣쯉

ퟮ퓧돉캪벾럧믡풱ꎬ쫇뫜뛠쓪틔잰뗄쫂ꆣ떱쪱뮥솪췸싴쫩룕룕탋웰ꎬ떫

벾럧튻횱뻜늻듲헛ꎬ쯹틔쿫얪룶믡풱뾨ꎬ뻍쯣뻅컥헛틢쮼틢쮼튲늻듭ꆣ뫳살

닅랢쿖벾럧믡풱뗄헦헽뢣샻쫇뗧폊랢쯍뗄벾럧쫩톶ꎡ틲캪쯼쓇퇹폫훚늻춬ꎺ

쯼늻캪펪쿺뛸짨ꎬ쳡릩쫩톶횮폠ꎬ뾪욪뗄떼폯볲횱쫇쎿훜쮼쿫삸ꎬ폐맛뗣

폐쿫램ꎬ쯤좻ퟷ헟췹췹틾짭ꎬ떫벾럧욷없뗄킧맻랴뛸춹쿔쇋ꎡ쾣췻쫩톶쓜튻

횱킴쿂좥ꎬ튻횱쓜폃폐뗣맅샏뗄 email볌탸랢쯍쿂좥ꎡ

ꆪꆪbtr

Page 10: Jifengshuxunno 400

目录

10

目录

书讯 400 期感言

读者赠言

目录

季风本周推荐

第一部分

《民主的阴暗面》

《亚洲与世界的未来》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

《德克勒克与曼德拉 : 用妥协和宽容重

建南非》

《论历史 : 塔里克·阿里与奥利佛·斯通

谈话录》

《与爱德华·萨义德谈话录》

《甘地自传 : 我追求真理的历程》

《文化反哺》

《在理性与经验之间》

《经典诠释与义理体认 : 中国哲学建构

历程片论》

第二部分

《“灰皮书”:回忆与研究》

《审美特性》

《艺术史 : 1940 年至今天》

《以创造抵御平庸 : 艺术现象学演讲

录》

《海因里希·希姆莱与妻书信集》

《HHhH:希姆莱的人脑是海德里希》

《中国人的生活风景 : 内山完造漫语》

《单词的历史 : 英语词源漫谈》

季风本周排行

非学术类

学术类

季风活动预告

Aaron Charpentier:我的死亡经历

【一见钟琴】季风咖啡音乐会之“乐无界”

声音

李猛:大学的使命,公民科学与自由教育

科学狂人李森科:为无产阶级优生优育

4700 万高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得还好

吗?

评论

张铁志:一首世界最著名抗议歌曲和一个

少人知晓的歌手

我们的失败与伟大

三辉链接

新书推荐:《娱乐至死》

制作者 上海季风图书有限公司 上海季

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Page 11: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11

季风本周推荐

第一部分

《民主的阴暗面》

《亚洲与世界的未来》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

《德克勒克与曼德拉 : 用妥协和宽容重建南非》

《论历史 : 塔里克·阿里与奥利佛·斯通谈话录》

《与爱德华·萨义德谈话录》

《甘地自传 : 我追求真理的历程》

《文化反哺》

《在理性与经验之间》

《经典诠释与义理体认 : 中国哲学建构历程片论》

Page 12: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12

《民主的阴暗面》[英] 迈克尔·曼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15-5 / 98.00

简介:著名历史社会学家迈克尔·曼在本书中首次揭露为

何残忍的种族清洗是近代产物,无论是那些最骇人听闻的事

件——殖民主义的种族灭绝、亚美尼亚、纳粹大屠杀、柬埔

寨、南斯拉夫、卢旺达,还是那些残酷程度稍轻的案例——

近代早期的欧洲、当代印度、印度尼西亚,它们都是“民主

的阴暗面”。

当同一片领土上,两个对立的种族民族主义组织都声称

自己拥有国家主权时,危险产生了;当弱势的一方由于外部

的支援而不愿屈服、选择战斗,或者强势的一方认为自己能

够骤然展开锐不可当的武力行动时,冲突便升级了……行动

升级并不只是“邪恶的精英”或者“未开化的民族”的杰作,

它同样产生于领袖、激进分子以及种族民族主义的“核心拥

护者”之间的复杂互动。

曼的解读聚焦于社会中的政治权力关系,令人信服地阐

明了种族清洗的源头及升级过程,有助于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迈克尔·曼(Michael Mann),西方影响力极高的历史社会

学家。牛津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社会学教授。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LSE)、艾塞克斯大学和

剑桥大学等。

主要著作有《社会权力的来源》(四卷,已完成两卷)、

《不连贯的帝国》、《法西斯主义者》等。其中,长达数年跨

度完成的《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二卷)获“全美社会学

联合会”杰出学术著作奖,是社会学领域的权威著作,在西方

思想界赢得了与马克斯·韦伯等量齐观的赞誉,曼本人也被视为

韦伯之后最伟大的社会学家。而作为社会思想的里程碑,他的

著作“表现出惊人的广博、罕见的深刻和雄辩的理论”。

节选

因为我以前的著作忽视了人类行为当中的极端行为,所以

我对善恶就没有给予太多考虑。像大多数人一样,我很容易把

它们归入两种全然不同的类别,同时也将它们与日常生活完全

分开。在探究了种族清洗问题之后,现在我已不那么肯定了。

虽然我无意要在道德方面模糊善恶边界,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它

们确是相连的。恶并不是从我们的文明之外,从另一个独立的

我们很想称其为“原始”王国那样的地方中来的;恶乃生于文

明自身。

看一下三位历史杰出人物曾说过的话吧。我们往往把托马

斯·杰斐逊总统视为启蒙理性

的化身。实际上,正是以文明

进步的名义,他宣称,美国印

第安土著的“粗鄙行为”“使

根除成为正当”。一个世纪以

后,西奥多·罗斯福,一个体

面的现代人,当说起印第安人

时也持同样态度,“根除最终

是有益的,一如其不可避免”。

目录

前言

第 1章论点

第 2章以往的种族清洗

第 3章“我们,人民”的两种

诠释

第 4章新大陆的种族灭绝性

民主国家

第 5章亚美尼亚 I:进入危险

区域

第 6章亚美尼亚 II:种族灭

……

Page 13: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13

《亚洲与世界的未来》肖逸夫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5-4 / 49.00

简介:人类正处于十字路口。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世界将

面对大规模的风险:金融不稳定、能源枯竭、技术风险猛增、

不平等现象、食品安全危机、气候变化……然而全球的宏观经

济天平正在逐步向新兴国家倾斜,特别是向亚洲倾斜,地处亚

洲的中国将在二十年之后成为第一经济强国。因此,在解决全

球问题中,更高的呼声要求亚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金融规

制或全球货币体系重构问题上,还有诸如气候变化、新的能源

格局、转基因产品等问题上,亚洲三个主要国家(中日韩)的

立场将会是怎样的呢?这三个国家将在 20 国集团峰会内部推

行什么立场呢?肖逸夫编著的《亚洲与世界的未来》通过亚洲

视角来观测全球治理的未来。

肖逸夫,政治经济学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温哥华)

政治科学教授、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巴黎政治学院公共行政

管理项目客座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法国-日本基金研

究员、法国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肖逸夫教授专注于东亚比较

政治经济研究、国际政治经济研究和全球治理。

节选

应当如何在解决系统性问题中确定东北亚的角色呢?对于

未来危机的管理,这个地区究竟是一种威胁还是一张王牌?在

步履维艰的欧洲和亚洲之间,是否能够建立起一种更加紧密的

对话或者互动机制?亚洲能否众志一心并且肩负起强势区域的

角色?

答案似乎很复杂,因为东北亚国家是多元且各不相同的:

中国正在崛起为一个飞速增长的全球巨人,在它的阴影下,日

韩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在一些问题上,三国的模式似乎足够相

近,让人们可以看到一条亚洲道路;在其他问题上,历史差异

和安全问题将它们分置于不同的轨道上。

然而,它们的体量将大到足以改变全球治理方式。特别是

中国的求索道路将对世界其他地方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这个国

家在全面转型之中,其自身就是一个变化着的对象:要预见中

国在 10〜20 年后的角色,首先就需要想象一下这个转型会产

生哪些可能的后果。短期来看,房地产泡沫破灭不言而喻,它

是否能够吸收其所带来的影响?它是否能够管理好社会不平等

带来的巨大张力?它是否能够重新引导其发展模式,减少在出

口和房地产领域的投资,使其转向内部消费?它的威权政治体

系是否能够局部和逐步开放,或者人们是否会看到一场前途未

卜的民主革命?这么多的设

想都具有某种可能性,但是我

们总体认定,中国现行体制具

有足够的权力和内部正当性

去抵御初步的冲击,从而保持

中期稳定。

目录

致 谢

前 言

引 言

第一部分 面对全球治理迫切

需求的亚洲

第一章 系统性挑战的规模

治理全球化经济:一个古老的

问题

转折点:2008 年

诸多新挑战

全球治理亟须革新

第二章 权力的巨变及其影响

一个转型中的世界强国

世界中心的亚洲

中国实力的上升

中国实力的悖论与弱

……

Page 14: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14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英] 埃克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15-5 / 45.00

简介:铁血宰相俾斯麦,威名赫赫,整个欧洲听闻他的名

字,都如雷贯耳,战栗发抖。他无愧于这个称号,俾斯麦的智

慧和意志力远远超越时代,他的功业彪炳千秋——统一德国,

完败奥地利,战胜法兰西,瓦解丹麦,实现德意志帝国的霸业。

在他的领导下,德意志统一而强大,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但另

一面是,实力政策和利益政治,以及强加给人民的威权制度,

削弱了德意志民族的自由意识、正义感和人道精神,极大地影

响了德国及欧洲的历史走向,对未来世界造成了难以预料的灾

难。俾斯麦的霸业未能持久,终成废墟。

埃里克·埃克(Erick Eyck 1878—1964),生于德国柏林,

曾就读于柏林大学和弗莱堡大学,以法律记者、议员的身份在

上诉法院从事法律工作。1937 年为躲避纳粹迫害,他移居英

国,在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讲学,并开始反思德意志民族崛起

之路。埃克博士论著宏富,著有《魏玛共和国史》(商务印书

馆,1994)、《俾斯麦研究》等论著。《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

是他以牛津大学的课堂讲义为基础写成的总结性专著,是公认

的经典之作。

节选

俾斯麦(Bismarck)的父亲是普鲁士的容克(Junker)。

“容克”这个词无法确切翻译成英文,因为英国没有与之对应

的社会和政治地位类别。容克既是贵族,又是大地主。中间名

“冯”(von)表示贵族的身份。容克是一种贵族,但是他们的

重要性不如英国的贵族统治阶级。在物质财富和政治影响力方

面,他们都无法与英国贵族相提并论。在 18或 19 世纪,普鲁

士的容克几乎没人能像英国的领主那样生活。他们大多数只是

小贵族,依靠军官或行政官员的薪水生活。容克与平民之间的

界线不如英格兰的那样泾渭分明,因为贵族的所有后代都坚持

保留贵族身份,中间名“冯”就是外在的有形表现。另一方面,

在英格兰,只有长子能继承父亲的爵位,幼子都是平民。温斯

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是公爵的孙子,可是他的称

呼仅仅是“先生”,因为他的父亲不是长子。俾斯麦也是小儿

子,可是他的全名是奥托·冯·俾斯麦。名字是区分全部贵族成

员与平民、一般市民、“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Bürgerlichen)

的标志。这种惯例不仅在社会方面而且在法律方面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在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统治时期。腓特

烈国王颁布政策,保留容克手中的地产

——即“骑士的领地”

(Rittergüter),这个名称

意味深长——并专门从容克

中间招募军官,“因为贵族的

子孙在保卫国家和种族方面

做得非常出色,应当用一切手

段维护他们”。在俾斯麦出生

的年代,这些特权在法律上已

经废除了,但实际上并未废

除。事实上,在普鲁士军队里,

尤其在卫兵的精锐团或者骑

兵队里,只有贵族能担任军

官。

目录

第一版序言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准备时期

1.父母及青少年时代

2.1847 年的联合议会

3.1848 年革命

4.俾斯麦在法兰克福……

Page 15: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15

《德克勒克与曼德拉 : 用妥协和宽容重建南非》[美]戴维·奥塔韦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15-5 / 48.00

简介:种族隔离政策废除后,派系内斗频繁爆发,曼德

拉与德克勒克为创建新南非而努力,却陷入无休止的争执和

愈发孤立的境地。他们虽然没有建立起模范的合作关系来实

现民族和解,但在寻求和解及推动民主进程方面功不可没。

他们把和平进程带入正轨,将国家从内战的边缘拉回来。在

这个过程中,尽管两人对彼此的希冀时有幻灭,甚至衍生出

仇视心理,但高度的政治责任使他们为了南非的前途,接受

了妥协与宽容的政治方式。

戴维•奥塔韦(David Ottaway)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华盛顿邮报》的驻外记者,在中东、

非洲和南欧工作了 35 年,后以国家安全调查记者的身份在

华盛顿工作。他曾是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的研究员,是资深

非洲问题专家。著有《国王的信使:苏丹王子及美国与沙特

阿拉伯的纠葛》《非洲共产主义》《阿尔及利亚:社会主义革

命的政治》。奥塔韦的报道在国内外获得过众多奖项,他本人

也两次被提名入围普利策奖。

节选

对于黑人来说,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从未见过这个男人。作

为国父的纳尔逊•曼德拉终于回到了久违的家园,并将带领他

的人民走出荒野。他的出狱振奋了人民的精神,好似从前的苦

难从未降临到他们身上,因为曼德拉的出狱标志着他们长期反

抗种族隔离斗争的胜利,也意味着无休止的城镇叛乱——人们

用石块、燃烧着的轮胎和粗糙的街道路障来抵御警察们致命的

子弹、催泪瓦斯防护垒和咆哮的恶狗——终于停止并结出了来

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老老少少的黑人都在庆祝曼德拉获释,全

国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们在大街上跳起了非国大的“toyi toyi”

(一种原地不动的战阵舞),并反复高呼“权力属于人民!”

曼德拉回归后受到热情款待,尤其在他的第二故乡索韦托——

位于约翰内斯堡西南部一个拥有 200 万人口的庞大黑人城镇—

—呈现出一派喜庆欢腾的景象。他位于维拉卡兹街(Vilakazi

Street)8115 号跟火柴盒一般大小的老旧住所也成为庆典的焦

点。

作为《华盛顿邮报》驻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通讯记者,我一

抵达南非就开始执行任务。2月 2日,也就是在我到达两周后,

德克勒克总统在年度庆典上宣布了标志着议会开放的全面改革

计划,这将为南非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康庄大道。所有反对种

族隔离的党派——包括共产

党——被打上世界共产主义

代名词的烙印已经几十年了,

但从今以后,他们全将获得合

法身份和党派自由。德克勒克

将尽快展开与非国大的磋商,

会谈旨在终止白人少数派的

统治。其他改革措施还包括立

即废除死刑;承诺释放所有关

押在南非监狱中的政治犯;允

许 40000 名流亡者重返家园;

修正现有的安全保障法——

恢复黑人的正常公民权利和

政治活动自由权利;最后,立

刻更新自 1986 年实施的国家

安全预警机制。

目录

第一编 什么是神话?

第一章 神话思想的结构

第二章 神话与语言

第三章 神话与情感心理学

第四章 神话在人的社会生活

中的功能……

Page 16: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16

《论历史 : 塔里克·阿里与奥利佛·斯通谈话录》[英] 塔里克-阿里 / 作家出版社 / 25.00

简介:在共同打造两部具有挑战性的新纪录片——《国境

之南》和即将在娱乐时间电视网上映的《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

的时候,制片人奥利佛·斯通与作家和制片人塔里克·阿里,就

政治历史题材,进行了一场深入有力的会话。

他们的对话,揭开了一些被遗忘了的,或者是被刻意掩盖

了的美国历史片断,包括美国干涉俄国革命、镇压世界产业工

人风起云涌的激进运动、亨利·华莱士在民主党内部遭到边缘

化,以及目前美国对巴基斯坦政治事务的干预。

斯通和阿里是我们这个时代对历史和大众文化最有深刻

见解的观察家,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题材是禁区,也没有什

么正统学说不可挑战。

塔里克·阿里(Tariq Ali,1943 )英籍巴基斯坦裔作家、

制片人。著有关于世界历史和政治的二十余本著作及七部小

说。主要作品包括《加勒比海盗:希望的轴心》《1968 年:反

叛的年代》《与爱德华·萨义德谈话录》等。现居伦敦。

奥利佛·斯通(Oliver Stone,1946 )美国导演,作家。

从越南返回后,他进入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学习,并于 1971 年毕

业,获得了学士学位。斯通的导演作品有《刺杀肯尼迪》《生

于七月四日》《尼克松》《天生杀人狂》、《天与地》《华尔

街》《野战排》、《萨尔瓦多》,以及纪录片《寻找卡斯特罗》、

《指挥官》《不受欢迎的人》《国境之南》等。

节选

斯通:那我就开始了。就你的著作《加勒比海盗》中关于

俄国革命,我想问你一个严肃的论题。俄国革命对美国有什么

影响?对世界又有什么影响?

阿里:我们就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吧。这次战争很可能

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现在我

们主要关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希特勒,但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致了几个帝国的突然死亡。奥匈帝国崩溃了,奥斯曼帝国崩

溃了,沙俄帝国崩溃了。而且战后出现了国家主义、共产主义

和各种各样的革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的统治阶级,

结束了旧秩序。假如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么俄国革命很可

能不会以那种特殊的方式发生。1917 年 2 月,战争打得很艰苦,

俄国闹起了革命,沙皇被推翻了。同样是 1917 年 2 月,碰巧的

是,美国领导人决定参战。美国人的这一举动,与原先的孤立

主义彻底决裂了,他们感觉欧

洲正在发生变化,可能是因为

那种改变也许会威胁到他们

——布尔什维克正在夺取政

权——他们必须参与进去,干

预这场战争,解决这场战争。

突然间,美国觉醒了。我们必

须参战,去打击德国人。他们

想打败德国人。因此美国参战

了。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使

得美国冲出北美进入欧洲,由

此登上了世界舞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从俄国革命到第二次

世界大战

第二章:二战之后的世界秩序

第三章:苏联及其卫星国家

第四章:美帝国统治下的和平

第五章:倒退

……

Page 17: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17

《与爱德华·萨义德谈话录》塔里克·阿里 / 作家出版社 / 2015-4 / 24.00

简介:爱德华·萨义德与塔里克·阿里的这些谈话,发生

在 1994 年 6 月他的河滨公寓里,大概是他与癌症抗争失败的

十年之前。谈话中,萨义德回顾了他自己的背井离乡、参政、

投身巴勒斯坦解放事业,以及他对文化的研究和对文学与音

乐的挚爱,处处体现了他的渊博知识和我们这个时代他所亲

身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

塔里克·阿里(Tariq Ali,1943 )英籍巴基斯坦裔作家、

制片人。著有关于世界历史和政治的二十余本著作及七部小

说。主要作品包括《加勒比海盗:希望的轴心》《1968 年:

反叛的年代》《论历史:塔里克·阿里与奥利佛·斯通谈话录》

等。现居伦敦。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Said,19352003)美籍巴勒

斯坦裔作家、文学与文化批评家。1935 年生于耶路撒冷,后移

民美国,1963 年后成为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终身

教授。2003 年因白血病去世。著有《东方主义》《文化与帝国

主义》《知识分子论》等

节选

阿里:在你成长的时候,耶路撒冷这个城镇怎么样?

萨义德:嗯,我对它从来就没有怎么在乎过。我认为这是

一座庄严的,而不是欢乐的城市。时至今日,在我的心目中,

死亡和宗教都不是我所喜欢的。没完没了的教堂和主日仪式。

许多身穿黑衣的妇女,许多关于人们的行为规范、虔诚和节俭

的讲课。当然还有弥漫在阿拉伯文化之上的英国影响。我们是

一个属于基督教的少数群体。

阿里:这是马龙派——

萨义德:不,不是的。恰恰相反,应该是圣公会的。我们

家原来信奉希腊东正教,与大多数巴勒斯坦基督教徒那样,可

我爷爷在十九世纪末叶皈依了英国国教。他们被称为是先令①

的教徒,因为来到巴勒斯坦的基督教传教士,在对穆斯林和犹

太人传教的时候都遭遇了极大的挫折,于是他们转向了其他的

基督徒。而我们是希腊东正教,是可以皈依英国国教的“余党”。

他们也给教徒带来了好处。在英国国教,这个好处就是教育。

所以,父亲就进入了耶路撒冷的一所英国殖民地男子公学,叫

圣乔治学校。后来我也上了这个学校。呃……我是在对我家影

响很大的英国体制下长大的。当时,我还很幼小,可我的所有

男性同辈亲属——堂兄弟和

表兄弟——都进入了那所学

校。我遵循悠久的传统,但这

方面并不十分突出。实际上,

上学的第一天我就遭到了戒

尺击打的惩罚,因为我在祷告

的时候说空话了。我在中东地

区上过学的所有学校,还有我

上过学的所有英国学校,都有

许多体罚学生的规定。

目录

一、 关于成长

二、 关于音乐

三、 关于文学

四、 关于巴勒斯坦

五、 关于《东方主义》

六、 关于容纳

七、 关于知识分子和政治

八、 关于美国

九、 关于身份

十、 关于个人

……

Page 18: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18

《甘地自传 : 我追求真理的历程》[印]莫·卡·甘地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15-5 / 56.00

简介:1869 年,甘地出生于印度南部一个吠舍种姓家庭,

十三岁便结婚。受殖民环境的影响,他远赴英国伦敦大学留

学,取得律师从业资格的第二天便乘船回国。1893 年,甘地

有机会前往南非从事律师工作。南非之行的最大收获是目睹

了印度侨民艰难的生存境况,于是他积极领导当地印度侨民

摆脱种族歧视,通过非暴力抵抗运动争取公民权利。1915

年,甘地返回印度,同时也将“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斗争方

式带回祖国。带领印度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过程中,甘

地又提出“不合作”理念。最终,他设计的“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为实现民族独立,争取公民权利探寻出崭新的路径,

开启了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甘地在本书中详尽地回忆了自己的经历,尤其是他的精

神历程,故副标题为“我追求真理的历程”。他不怒而威,

将饱经忧患、历尽坎坷、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生以一种平和、

谦逊的态度呈现出来。

莫·卡·甘地(1869—1948),甘地出生于

印度西部港口城市博尔本德尔。他一生致力于

印度民族解放,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

领袖,被尊称为“圣雄”。他带领印度人民摆

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了国家独立。他身体力

行的“非暴力”哲学,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

响。

节选

甘地家族属于巴尼亚种姓,最初好像是杂

货商。不过,从我祖父起的连续三代都曾出任

卡提阿瓦②几个邦的首相。我的祖父乌塔玛昌

德·甘地,别名奥塔·甘地,一定是位很有原则

的人。他曾是博尔本德尔的帝万③,但政府的

阴谋迫使他离开那里前往居那加德寻求庇护。

在居那加德时,祖父用左手向当地的纳华伯④

致敬,有人注意到了这一明显的无礼举动,要

求他对此予以解释,祖父答道:“我早已用右

手发誓效忠博尔本德尔。”

奥塔·甘地因丧妻而续弦。前妻为他生育

了四个儿子,第二任妻子也为他诞下了两个儿

子。小时候,我不曾感受出或说不知道奥塔·甘

地的这些儿子并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六兄弟

中排行第五的叫卡拉姆昌德·甘地,别名卡巴·甘

地,第六个儿子叫杜尔西达斯·甘地,这两兄

弟先后担任过博尔本德尔的首相。卡巴·甘地

就是我的父亲,他曾是拉贾斯坦法院的法官。

尽管现在该法院已经被撤销了,但在当时,它

是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机构,负责处理首领与部

族成员间的纠纷。父亲一度任拉杰科德的首

相,稍后又出任过樊康纳的首相,去世前他已

可以从拉贾斯坦邦领取养老金了。

卡巴·甘地前前后后共有四段婚姻,每次

续弦都是因为前妻去世。前两位妻子各自为他

生下了一个女儿,最后一任妻子普特丽白则为

他诞下了一女三男,我便是其中那个最小的儿

子。

目录

绪言

第 1章 家世

第 2章 童年

第 3章 童婚

……

Page 19: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19

《文化反哺》周晓虹 / 商务印书馆 / 2015-4 / 96.00

简介:本书作者周晓红先生在 1988 年提出了“文化反哺”

这一概念。全书围绕“文化反哺”这一中心展开,以“代”

(generation)及因不同世代同时共存而产生的代际关系为主

题展开讨论。“代”是一种社会事实,本身就是“社会”这一

人群共同体存在的基础。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传承的特征是由代

的特征决定的,没有世代继替的“代”也就没有不断变化和发

展的社会。本书主要从代与代际关系理论,社会转型理论以及

全球化理论等多种视角分析我国近代代际关系变革中产生的

文化反哺现象。此外,本书的研究采集了 77个家庭的 34 个焦

点组的访谈资料。

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

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曾出

版了《传统与变迁》《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史》

等作品 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历史研

究》等杂志发表论文 90余篇。

节选

据统计,到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已共有 120 万

—130 万左右的城市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这 120 万人中虽少

数经社队推荐在“文革”前就上了大学(如作家冯骥才),或

进了工厂,但大多数人或借“文化大革命”的混乱返城,或在

农村成了真正的农民。

到 1968 年夏,“文化大革命”已经进行了两年,学校里已

经积压了 66、67、68 三届(俗称“老三届”)共九个年级的应

该毕业却没有分配出去的大学、高中和初中学生,总数达到近

千万人。在打倒以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当权派之前,他们是

一个可以利用的政治筹码,而现在这批为丛驱雀、为渊驱鱼的

红卫兵在城里既无所事事又愤世嫉俗,已经开始成为领导人必

须面对的问题。恰逢此时,甘肃会宁县的 191 户城镇居民,于

1968 年 7—12 月的半年内,先后到全县所属的 13 个人民公社

安家落户,并提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洞

若观火的毛泽东因势利导,当年 12 月 22 日,《人民日报》在

发表这一报道的同时,加了这样一段编者按:

毛主席最近又一次教导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

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

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

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

去。

毛泽东的指示将已经历

时 10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就共产

党及其伟大统帅而言,在几十

年的革命斗争中,早已形成了

炉火纯青的社会动员技术:

1949 年,成功地动员了几百

万青年农民参与到埋葬蒋家

王朝和土地改革的斗争中去。

目录

第一章 导言:文化反哺与代

际传承的新模式

一、文化反哺,抑或称作本末

倒置

二、代际关系:一种全球化的

视角

三、理论的援引与对话

四、焦点组访谈,或切人的路

第二章 反观历史:代际关系

及其流变

一、孝悌传统与长幼尊卑

……

Page 20: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20

《在理性与经验之间》[加] 安德鲁·芬伯格 / 金城出版社 / 2015-3 / 45.00

简介:芬伯格以技术批判理论的视角考察了技术与社会的复

杂关系,这一研究路径也是他二十年来积极探索的成果。芬伯格

列举了对技术进行民主干预的两个案例:互联网和环保运动,对

前者来说,用户能自发地对其设计产生影响,而对于后者,科学

能够对抗议和政策起调和作用。通过法国公共计算机网络和日本

的民族文化与技术的关系这两个案例,芬伯格进一步考察了技术

批判理论的方法论应用。最后,芬伯格梳理了海德格尔、哈贝马

斯、拉图尔和马尔库塞的技术哲学,他认为,民主向技术领域的

渗透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变革。

安德鲁·芬伯格 (Andrew Feerlberq,

1943-),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技术哲学研

究所教授,加拿大技术哲学研究会主席,在技

术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其代表作包括《卢卡奇、

马克思和批判理论的来源》、《技术批判理论》、

《可选择的现代性》、《追问技术》、《海德

格尔和马尔库塞:历史的灾难和救赎》、《在

理性与经验之间:论技术与现代性》、《实践

哲学:马克思、卢卡奇与法兰克福学派》等。

高海青,1983-,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

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

员,主要研究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哲

学。

节选

对本书主标题的解释有助于我们理解它

的基本主题。在标题中,“理性”指的是理性

的技术规则,而“经验”指的是日常偏好、信

念以及体验的生活世界。它们似乎就像是每项

技术设计的两个不相容的维度。而本书要讨论

的问题是:如何在技术领域内将理性与经验融

合、沟通起来?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再建构主义者的科

学技术研究中看到。按照建构主义的说法,纯

粹的理性因素不能确定制造设备的“最佳方

式”。技术规则产生多种替代方案,而社会标

准会从中挑选一种方案,并最终确定下来。许

多重要的选择都是由那些凌驾于设计过

程之上的职务特权者做出的,如监管机构、企

业管理者与所有者。

目录

中文版序

序(布赖恩·温)

前言

第一部分 超越敌托邦

第一章 民主的合理化:技术、权力和自由

第二章 两种不可通约的范式:价值与环境

第三章 期待与回顾:变化的技术形象

第二部分 批判的建构主义

第四章 技术批判理论:概述

第五章 从信息到通信:法国可视图文经验

第六章 全球化世界中的技术

第三部分 现代性与合理性

第七章 现代性理论与技术研究:对跨越两种

理论之鸿沟的反思

第八章 从技术批判理论到合理性的理性批判

第九章 在理性与经验之间

跋(米歇尔·卡龙)

注释

参考文献

……

Page 21: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21

《经典诠释与义理体认 : 中国哲学建构历程片论》朱汉民 / 新星出版社 / 2015-4 / 56.00

简介:《经典诠释与义理体认》是作者在从事中国哲学研

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关“中国哲学”学科的一些看法。

论述了先秦、魏晋、宋明、晚清四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哲人以

经典诠释、义理体认的方式,建构“中国哲学”的历史过程,

并探讨了当代“中国哲学”如何既坚持中国文化主体性,又积

极参入全球化文化交流等问题。

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教授,历史学、哲学专

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书院学会

会长、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

主任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大学术工程、国

家重点图书、教育部社科重点项目和其他部省科研项目二十多

项。出版《宋明理学通论》《玄学与理学的学术思想理路研究》

等个人学术专著二十多种,主编文库、丛书、丛刊等十多种,

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委、

省政府平定的“首届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获得湖南省

政府颁发的“徐特立教育奖”等荣誉。

节选

我们都承认,近百年来中国哲学的学科建构过程,就是一

个以西方哲学为范本,从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寻求能与之相对

应的历史资料,并不断按此范本作出新的理解、解释、发挥的

过程。以这种方式建构起来的中国哲学史,固然为建立合乎现

代知识规范的中国哲学学科体系以及中西文化沟通作出了十分

重要的贡献,但是也因此出现种种“误读”,而失去对中国思

想历史原貌、本来意义的真实把握。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宋明理学因重视天人的形上思考而被

现代学人视为一种哲学化的儒学,故而也是为西方哲学范本解

读、发挥最多的学说。在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那里,“格物致知”

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方便与西方哲学思

想作比附、诠释的部分。在关于朱熹的现代解释中,一个比较

一致的倾向,就是以西方哲学的认识论或知识论来解读、分析、

评论朱熹的“格物致知”。尽管有可能对其作出肯定的(如冯

友兰)或否定的(如牟宗三)评价,但他们均认同朱熹的“格

物致知论”与西方哲学的认识论比较一致,诸如:肯定主体的

“心”与客体的“物”及“理”是一个主客对立的关系,主体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认识而获得具体的经验知识(格物),

主体将具体的经验知识提升、

扩充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致知)。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中国哲学建构的反思

当代中国哲学建构的双重理

义理之学

--中国哲学原型简析

易学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中国知识传统的审思

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道"

谁误读了"格物致知"?

第二辑 先秦理性

"五经"思想的信仰与理性

原始儒学的经典诠释与义理

建构

先秦的性命学说

先秦儒家"文化"概念的"软实

力"内涵

儒家主体性伦理和安身立命

儒、道的和谐思想

……

Page 22: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22

第二部分

《“灰皮书”:回忆与研究》

《审美特性》

《艺术史 : 1940年至今天》

《以创造抵御平庸 : 艺术现象学演讲录》

《海因里希·希姆莱与妻书信集》

《HHhH:希姆莱的人脑是海德里希》

《中国人的生活风景 : 内山完造漫语》

《单词的历史 : 英语词源漫谈》

Page 23: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23

《“灰皮书”:回忆与研究》郑异凡 / 漓江出版社 / 2015-5 / 68.00

简介:“灰皮书”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年代,我国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政治、历史、

哲学、文学著作作为配合“反修”斗争的重要参考资料,这

批书被称为“灰皮书”,实际上是供少数人阅读和使用的“禁

书”。后来,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流入社会,成为有关

研究的重要资料和青年人的启蒙读物。《灰皮书:回忆与研

究》所收录的文章对“灰皮书”的历史与研究现状等作了较

为全面和详细的介绍,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也是对中国出

版史相关研究的重要补充,值得相关研究者参考、借鉴。

郑异凡,中央编译局研究员,全国资深翻译家,享受国

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际共运史研究所苏东处处长,长

期从事苏联史的研究。曾参加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的“灰

皮书”的编译工作。主要著作有:《布哈林论》《天鹅之歌

——关于列宁后期思想的对话》《不惑集》《史海探索》《新

经济政策的俄国》(《苏联史》第 3卷)等。编译《苏联“无

产阶级文化派”论争资料》《“一国社会主义”问题论争资料》。

节选

我们积极回应了人民出版社的建议,表示愿意与他们合

作,深入挖掘“灰皮书”的资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使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的这些历史文献能为当今的学术研究所利用。我

所的两位老同志在会谈中谈到,当年的“灰皮书”就是根据中

央编译局国际室(即我所的前身)所编《机会主义者、修正主

义者著作目录》编译的,编译局的许多老同志都曾参与过这项

工作。因此,选编社会主义不同思想流派代表人物的著作是我

们的强项,编丛书可以由此入手,先易后难。

这次会谈双方就合作意向初步达成了协议。至于丛书的具

体书目和编纂人员,出版社表示可由我所自行选定。

经过慎重考虑,我们组建了一支主要由我所资深专家组成

的编纂团队,除我和张光明(时任我所西欧处处长、研究员)

外,李兴耕、殷叙彝、李宗禹(我所原所长、研究员)、郑异

凡(我所原苏东处处长、研究员)当时都已退休。李兴耕、殷

叙彝返聘到 2004 年年中,郑异凡返聘到 2005 年。返聘期满后,

他们就不常到所里来了,我们之间主要通过电话联系。

经过几次讨论和沟通,我们很快就以下问题达成了共识。

一是丛书编纂的方法和步骤。我们设想把这套丛书做成开

放式的,第一批先选第二国际、第三国际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

家的著作,因为他们的著作对

当代社会主义流派的影响较

大。至于拉萨尔、巴枯宁、蒲

鲁东、布朗基等早期社会主义

思想家的著作,则可以放在第

二批。如果工作进展顺利,将

来还可以接着做第三批、第四

批。

目录

前言

回忆篇

郑异凡 从“灰皮书”到“人民

文库”——“灰皮书”的来龙

去脉

张惠卿“灰皮书”的由来和发

冯修蕙 我与《外国政治学术书

籍编译工作简报》

沈昌文《也无风雨也无晴》(选

录)

陈慧生 中央编译局如何组织

“灰皮书”的编译

……

Page 24: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24

《审美特性》[美]大贯惠美子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5-4 / 43.00

简介:《审美特性(套装上下册)》是卢卡奇关于美学

和文艺学的集大成之作。书中以日常生活作为美学的本体论

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实践论和生存论的视角对审美

和艺术做了系统的考察,成为国外阐释性美学的一种范本。

书中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对艺术和审美的起源、审

美的目标和结构本质、艺术创作和接受的心理学及美学原理

以及艺术的社会效应做了独到的剖析,并且指出,艺术具有

反拜物化的使命,它要在他律与自律的博弈中,发挥人类自

我意识的功能。

卢卡奇(Georg Lukács,1885—1971),匈牙利著名的哲

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在 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

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923 年,他以著名的《历史和阶级意

识》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

创始人和奠基人。卢卡奇一生经历坎坷,他的理论创作始终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他的理论

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培育了一代新马克思主义者,由此给他

带来很高的国际性声誉,但他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受到过

严厉的批判,他的理论也引起了无穷无尽的争论。

节选

上述对韵律学精巧性的说明,对于我们格外重要,因为由

此勃克哈德将我们所分析的矛盾扩大到节奏上来,并把我们在

节奏中所分析的问题与比例的问题以及——如上所述——与

对称的问题置于统一的联系之中。所有这些抽象形式只有排除

了它们的绝对性,使它们成为基于艺术作品矛盾的——依艺术

门类而不同——单纯因素时,它们才能完全按照艺术组织它们

的对象,因此只有在其艺术的实现中才有共同性。这种普遍化

正是沿着对现实审美反映最本质特征的路线、沿着必然的拟人

化路线实现的。世界按其自在存在被反映和描绘出来,就成为

审美的,这种自在存在是以不可排除的方式与人、与人的社会

形成的并由社会发展了的类的需要相关联的。

因此,比例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是,它具有必不可少的重

要性,同时又具有近似的、比较隐蔽的、暗中起作用的本质特

征;它不仅是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正确反映,而且是人的基本

生活需要。比例适当的世界艺术再现(或者偏离适当比例成为

歪曲描绘的世界艺术再现),除再现的真实性之外,还与此不

可分割地强调了所描绘的是人的世界,人把这个世界作为适应

于人的世界来感受,并按照这

种适应性来改造世界。要充分

理解,人的世界、人类的世界

并不是张三或李四的世界。审

美反映拟人化的基本原理与纯

粹的主观主义毫不相干。

目录

译者前言

上册

第一章日常生活中的反映问题

一日常思维的一般性

二分化的原理和开端

第二章科学中反映的非拟人化

一古代非拟人化倾向的意义和

局限

二近代非拟人化充满矛盾的复

第三章艺术由日常生活中分化

的预备性原理问题

第四章对现实审美反映的抽象

形式

……

Page 25: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25

《艺术史 : 1940 年至今天》[美]乔纳森·费恩伯格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15-4 / 280.00

简介:《艺术史:1940 年至今》是一部全面认识当代艺术状

况的个人叙述。美国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费恩格伯以史家的如椽之

笔-再现了艺术历史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多样的历史视角和近距

离的艺术生存环境。它涵盖了 1940 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重要的艺

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欧美;随着

全球一体化以及文化交流的频繁,也将观照的视野中,很好地显

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重要位置,也是历史给予中国

艺术全面发展的一个表征。

《艺术史:1940 年至今》是理解当代艺术及其历史的一个维

度,其突出的特点是: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生命,他们的

生存境遇在相当多的层面上决定了他们的艺术和他们艺术的发

展。历史的存在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当代艺术的发展是超越形式

自律的,唯其超越了形式的诉求,艺术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

生发艺术的动力和价值,才能将当代艺术的意义呈现在这个多元

世界与多维视野的面前。

乔纳森·费恩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学家、艺术批

评家、策展人;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现为伊利诺斯大学艺术

史教授。主要著述有《康定斯基在巴黎(1906—1907)》(1984

年)、《一九四零年以来的艺术—艺术生存的策略》(1995

年)、《纯真之眼——儿童艺术与现代艺术家》(1997 年)、

《克里斯托?克劳德》(2004 年)、《20 世纪美国的图像想象》

(与人合著,2005 年);策划有“伊门多夫的愉悦”(2005

年)、“复杂的视像”(1990 年)、“重新思考前卫”(1985

年)等数十个展览。

节选

本书的前提十分简单,即艺术家们通过创作来探索事物即

将呈现的样子。他们对事物有着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然而这

种令人着迷的观点却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因此他们试图通过

艺术作品来呈现这些引人入胜的思想。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但能

够得到除艺术家之外的普通民众的理解,而且能使他们借助这

些作品重新认识他们的经验。例如,当被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三双鞋》(Three Pairs of Shoes,图 1.1)

深深打动的人们看到一双旧的工作靴(图 1.2)时,都无法不

联想到梵高的世界观。从这幅作品中,人们透过艺术家眼睛来

看鞋子,由此开始了解这位艺术家。就这样,艺术家通过移情

方式向我们传达他的感受。正如华兹华斯(Wordsworth)描述

诗人时所说的,艺术家“正咏

唱着一首全人类与他共唱的

歌”。

艺术创作是一种思维方

式,同独立分析相比,移情(即

产生共鸣)使我们和艺术之间

的距离更加接近。尽管语言也

是思考的一部分,但对艺术作

品的思考并不一定要用语言表

达出来;它是一种与语言截然

不同的视觉思考,并通过表达

和连接视觉观念来呈现其严

谨。

目录

第三版前言

致谢

序言

第一章导论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了解艺术

现代主义

前卫的概念

……

Page 26: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26

《以创造抵御平庸 : 艺术现象学演讲录》孙周兴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2014-5 / 36.00

简介:本书收录作者近几年做的 12 个学术演讲,主体是

关于艺术和艺术哲学的,或者更准确地是关乎艺术现象学的,

故副题名为“艺术现象学演讲录”;但更好的命名,恐怕还是

“艺术与哲学演讲录”,原因有二:其一、其中有二三篇,并

不直接讨论艺术和艺术哲学(艺术现象学),而是主要讨论哲

学的(虽然并不见得就无关乎艺术或艺术哲学);其二、即便

是谈论艺术和艺术哲学(艺术现象学)的演讲,多半也是倾向

于现象学哲学的,或者说是比较不艺术的——这就表明,虽经

多年的努力,但对于艺术仍然是相当隔膜的,所以,至今依然

只能门外谈艺而已。

孙周兴,浙江绍兴人。1984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学系;

1992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

学位;1996 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1999—2001 年在德国

Wuppertal 大学从事洪堡基金课题研究;2002 年起任同济大学

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现象学、西方诗学等,尤以

尼采研究、海德格尔研究为重。著有《说不可说之神秘》(1994

年);《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2001 年)等。编译有《海德

格尔选集》、《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标》、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世界现象学》、《尼采》、《权力

意志》等 20余种。

节选

3.海德格尔从实存论存在学的立场出发,对康德哲学作了

别具一格的阐释——与其说是一种“阐释”,倒不如说是一种

“改造”。海德格尔把康德的先验哲学视为一种存在学批判;

同时认为康德的“先验自我”最终难免沦为笛卡尔式的孤独的

空虚的“主体”。康德哲学的问题方式和追求理想使得他停留

在传统存在学的立场上。

4.海德格尔用时间性的具有构建世界作用的在世的“此在”

取代知识学的“先验自我”,用原始的存在学的把握方式——

“悟”——来取代传统的“知”的方式。海德格尔把存在学的

基础问题表达为:存在之“悟”是如何可能的?从“知”是如

何可能的,到“悟”是如何可能的,这是存在学哲学在海德格

尔那里的一个问题转换,也正是海德格尔的“存在学转向”的

意义。

5.存在之“悟”是如何可能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

前期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学”即此在实存论分析工作的核心

部分。此在实存的“悟”不但是先于逻辑的,而且也是先于存

在学的。现代存在学必须在实

际此在的实存活动中建立其

基础。海德格尔展示了此在的

实存论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解

决“悟的循环”这个现代解释

学的难题。存在学的可能性问

题即存在之“悟”的可能性问

题在此在的实存中其有答案。

惟此在“悟”着,存在学才是

有可能的。

目录

第一编 形而上学的基本问

1.形而上学的本质之问与实

存之问

2.超越·先验·超验

3.西方形而上学的实存哲学

路线

4.海德格尔与作为形而上学

的神学

5.作为实存哲学的伦理学

6.超越之辩与中西哲学的差

异……

Page 27: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27

《海因里希·希姆莱与妻书信集》[德]Katrin Himmler,Michael Wildt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15-4 / 49.00

简介:2015 年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年,也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周年,《海因里希·希姆莱与妻

书信集(1927—1945 年)》是恰逢此时出版的一本具有重

要意义的二战题材读物。

海因里希·希姆莱外表斯文,内心极度变态,狂躁、凶

残、邪恶、偏执,是德国二战纳粹阵营中仅次于希特勒的

二号人物,在整个二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因里

希·希姆莱与妻书信集(1927—1945 年)》第一次将希姆莱

人生中最重要的 19年间与妻子的玛佳的来往书信公诸于

世,同时根据来往书信时间顺序,穿插着史料,严谨叙述

了同时期德国法西斯阵营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和整个二战

期间纳粹德军的发展演变过程。《海因里希·希姆莱与妻书

信集(1927-1945)》由两部分构成,海因里希·希姆莱与

妻书信往来,及史料叙述纳粹在欧洲犯下的滔天罪行。

米卡尔·维尔特,是 20 世纪德国历史的柏林洪堡大学教授。

国际公认的纳粹主义研究专家,他已经出版了关于这个问题的

大量研究和参考书籍。

节选

1945 年春,二战刚刚结束,一名美军情报官在特格尔恩湖附近

的格蒙德镇遇见两名美国大兵,后者似乎刚在海因里希·希姆莱

的私人住所“林登菲希特庄园”发了一笔“纪念品”横财。情

报官是位历史学家,他立刻意识到两个大兵身上的东西意味着

什么,便提出收购这些新发现的“纪念品”。两名大兵中的一

个同意出售。于是情报官获得了一个装有希姆莱家庭私人文件

的档案袋,其中包括年轻的海因里希·希姆莱写于 1914 至 1922

年间的日记手稿。而另一名大兵却不愿意出售他的珍宝,继续

赶他的路去了。

情报官将这些日记寄回了美国,此后就束之高阁。1957 年,他

在喝朋友的一次谈话中,突然想起了它们的存在。这位朋友名

叫维纳·汤姆·安格莱斯,是一位犹太裔德国历史学家。情报官

把日记送给了他,供他研究。安格莱斯在一位名叫布莱德利·F·史

密斯的年轻同事的帮助下,将日记手稿抄录了下来,并且以两

人的名义,在 1959 年的《现代历史》杂志上共同发表了一篇文

章,介绍他们的发现。

关于这个故事还有其他版本,所以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

知,两名美国大兵至今也无从寻找。后来,安格莱斯把这些日

记连同其他文件,一起捐献给

了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

胡佛研究所,后者将其公之于

世。多年来,这批包括了玛

佳·希姆莱致其丈夫信件的

“希姆莱珍藏”,一直是传记

作者们竞相挖掘的金矿。1955

年,经过多年的谈判,德国科

布伦茨联邦档案馆向胡佛研

究所买下了日记的原件,如今

他们被保存在档案馆内,属于

“希姆莱遗物”的一部分。

目录

前言

鸣谢

1927-1928 年书信

1928-1933 书信

1933-1939 书信

1939-1945 书信

后记:战后

附件

附件一 人名表……

Page 28: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28

《HHhH:希姆莱的人脑是海德里希》[法]劳伦·比奈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5-5 / 35.00

简介:德语:“Himmlers Hirn heisst Heydrich(希姆莱

的大脑是海德里希)”,书名“HHhH”便是从这句话而来。海德

里希是纳粹德国党卫军二号人物、帝国保安部及盖世太保的总头

目,他集“金发野兽”、“布拉格屠夫”、“第三帝国最危险分

子”等众多外号于一身,一手策划了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并

最终让600万犹太人在集中营惨遭屠杀。故事的时代背景为1938

—1942 年期间,纳粹入侵捷克、横扫欧洲之际,为打击纳粹,

捷克流亡政府派出两名伞兵加比希克和库比斯空降布拉格,进行

代号“类人猿”的秘密刺杀行动,目标正是海德里希,企图藉此

为当时处于劣势的同盟国扭转局面。故事围绕这一极秘密的暗杀

事件展开。2015 年是二战胜利 70周年,本书出版对于纪念二战

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劳伦·比奈(Laurent Binet),1972 年生于巴黎,在斯洛

伐克服过兵役,也在布拉格居住过。除写作外,他在巴黎八大

和巴黎三大教授现代文学。《HHhH》为其第一部小说,即获 2010

年龚古尔首部小说大奖。

节选

我感觉得到,这一刻越来越近了。奔驰车已经上路了。它

来了。布拉格的空气中飘荡着某种东西,这种东西一直刺入我

的骨子眼里。路上的弯道为某人勾画出命运的轨迹,同时也为

一个人、还有一个以及另一个安排了结局。我看见一群鸽子从

扬?胡斯的青铜头像上飞走了,后方是全世界最美丽的背景,泰

恩圣母教堂漆黑的尖顶上耸立着一座座塔楼,阴森森的教堂笼

罩在一股邪恶的气氛之中,沉郁暗淡而不失其雄伟壮丽,每次

当我前来欣赏时,我都会产生一种双膝跪地顶礼膜拜的强烈欲

望。布拉格的心脏在我的胸口跳动。我的耳畔传来了有轨电车

的阵阵铃响。我的眼前浮现出一群身着灰绿色制服的男人,他

们的皮靴在石板路上踏出咔咔嚓嚓的鸣响。我快到了。我应该

去那个地方。我必须来到布拉格。当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我必

须守候在那。

我得在那儿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我听见奔驰车发动机的鸣响,黑色的奔驰像一条游蛇般在

路上疾驰而过。我感受到加比希克的喘息,紧紧裹在雨衣里的

他正在人行道上伺机等候,我还看见了对面的库比斯,还有在

山坡上放哨的瓦尔茨克。在他上衣的口袋深处,我碰触到那面

镜子冷冰冰的水银镜面。还没有到来,还没有到来。

还没有到来。

我感受到,风正猛烈拍打

着车上两个德国人的脸庞。司

机飞一般地驾驶着汽车,我知

道这个细节,上千个人可以为

我证实这点,因此,对于这点

的真实性,我没有丝毫的担

心。奔驰车全速行驶,风驰电

掣,这是我想象的部分中最珍

贵,并最让我引以为豪的,它

悄无声息地滑行在道路上。风

一个劲儿地往汽车里钻,发动

机发出轰轰的鸣响,司机是一

个彪形大汉,车上的乘客不停

地朝司机喊道:“快一点,快

一点”。但司机哪里知道,从

此刻起,时光已经开始放慢了

脚步。很快,世界的进程即将

被定格在一个弯道上。地球即

将在奔驰车停下的那一刹那

停止转动。

可是,那一刻依旧没有到

来。我很清楚,此刻还为时尚

早。

……

Page 29: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29

《中国人的生活风景 : 内山完造漫语》[日]内山完造 / 现代出版社 / 2015-3 / 32.00

简介:鲁迅先生的密友内山完造先生在中国生活多年,

对两国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细致而敏锐的观察。本书

即二战结束后内山先生被国民政府驱逐回日后对往昔的中

国生活的回忆录,其回忆细致入微,语言自成风格,是很

适宜轻松阅读的小品文。此外,其观察所至,与当今中国

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略有不同,对今日读者来说亦有

助于增强对历史的了解。

内山完造,是一位对中国了解甚深的日本文化人,自

起汉名邬其山,在中国的三十年中,与众多中国的文人和

百姓结下深交,他与鲁迅先生的深厚交情为当时文化界人

士所津津乐道。晚年从事日中友好工作,1959 年应邀访问

中国时突然病逝。

著有《我的朋友鲁迅》《活中国的姿态》《流着相同

血液的朋友》《中国四十年》等。

节选

下边的样子跟日本陀螺一样,但是没有轴芯,最下边的中

心镶着一个大图钉样的东西,陀螺转的时候起着轴芯的作用。

绳子的缠绕方法也不相同。日本是缠到陀螺下边,中国是从陀

螺上面的疙瘩缠起,就好像是日本陀螺缠好绳子上下颠倒过来

那样缠。然后,一边将陀螺向地上掷去,一边抽出绳子。中国

的陀螺比日本的结实耐用得多,尤其不像日本陀螺那样容易出

现轴芯松动或脱落的问题。

是不是很有意思?日本的孩子们也很喜欢,常常加入到中

国孩子中间一起抽陀螺玩。日本的男孩子喜欢玩投球,女孩子

用拍子拍羽毛毽子。中国的孩子不分男女都是用脚来踢毽子。

羽毛毽子的形状也不一样。

在过去的一厘钱或同样大小的一块硬的厚纸板中间开个小

洞,将两三根鸡毛插到上面用纸粘好,然后用布条把它结结实

实地包好再系紧。这就叫“毽子”。踢毽子就是用脚后跟将毽

子一次次地向上踢。一般是把脚向内弯曲用足跟的内侧来踢,

踢得好的孩子还能用外侧的足跟踢,或者左右脚轮换着踢。男

孩子们好像也很喜欢,常常撩起长衫的下摆踢得不亦乐乎。

日本人的孩子长大后擅长打棒球,中国人的孩子长大后擅

长踢足球,估计是因为从小时候起就在玩这些游戏的缘故吧。

常言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真是一点儿没错。

目录

前门与后门

前门与后门

环境

闲谈

舒适与速度

包与帮

凸城与凹城

再谈城

“乐书”

小巧不能成大事

语言的停止线

桃太郎与《西游记》

中国的孩子

小摊主

锻炼孩子

被遗忘的三个问题

理解的困难

中国人与时间

面 子

仲裁

彼此的常识

面子……

Page 30: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推荐

30

《单词的历史 : 英语词源漫谈》马丁·H·曼瑟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5-5 / 32.00

简介:为什么我们可以把某物称为 a red herring?为什

么说某人的行为 beyond the pale?treacle 一词的原始含义

是什么?

《单词的历史:英语词源漫谈》考察了约 800 个单词和词

组的起源及其衍变,英国作者马丁·曼瑟追根溯源,为你讲述

这些词语的来历及它们背后的故事,让你在识记单词的同时享

受语言带给你的无穷乐趣。

马丁·H·曼瑟,英国词典编纂者、教育家,多家国际公司

及机构的语言培训师、咨询师。自 1980 年起,编写了 200 余

种英语语言类图书及圣经参考书,同时著有多本商务写作和时

间管理方面的书籍。麦克米伦出版公司评价其为“英国最重要

的词典编纂者之一”。

节选

A-1 极好的

该词指某物正处于最佳状态。这一术语最初是伦敦劳埃德

(Lloyd’s of London)保险公司船级社认证文书中的缩略词,

用以形容状况最佳的船舶。正如认证中所述:“字母 A指新船

或已经翻新或整修的船,数字 1和 2则表明装备之品级。”因

此,A-1 表示船体及船舶装备状况极佳。

A-1 和 OK 结合则形成术语 A-OK。1961 年,美国国家航空航

天局(NASA)公共关系官员约翰·鲍沃思(John A. Powers,即

“矮子鲍沃思”)上针对美国宇宙飞船第一次亚轨道飞行的返

航着陆,首先使用了该术语。当时,鲍沃思正在传达美国宇航

员艾伦·谢泼德(Alan B. Shepard)所发回的顺利返航的信息。

又见词条 OK。

Aback(be taken aback)吓了一跳

Someone is taken aback 指某人非常惊讶或震惊,不得不

停一下缓缓神。这一表达与航海有关。当一阵狂风突然迎面吹

来,船帆紧贴着船桅,使得船一时无法前行,那么这艘船就是

be taken aback。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自然使船员们感到异常惊

讶——该短语的现代意义即源于此。

Abaacus 算盘

在古希腊,abacus 指覆盖了薄板的板或碑(希腊语写作

abax)。人们在沙子上完成计算之后可以抹去原来计算的内容。

后来,人们用成串的鹅卵石(拉丁语写作 calculus)沿着凹槽

前后移动进行计算。我们把有

串珠的木制框架称为

abacus,即算盘。它大概起源

于五千多年前的中国。又见词

条 CALCULATE。

插图

Page 31: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排行

31

季风本周排行

1 2 3

非学术类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单价

1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上海译文 [日]村上春树 35

2 蠡园惊梦 上海交大 曹可凡/宋路霞 49

3 宋家客厅:从钱钟书到张爱玲 花城 宋以朗 38

4 黑羊 上海人民 [危地马拉]奥古斯托·蒙特罗索

36

5 父与子(中英全彩珍藏版) 长江文艺 [德]卜劳恩 38

6 霍乱时期的爱情 南海 加西亚.马尔克斯 39.5

7 断舍离:升级实操篇 友谊 [日]山下英子 29.8

8 西欧思想游记 生活书店 冯骥才 38

9 小王子 社科文献 [法]安托瓦尼·德·圣-埃克苏

佩里 29.8

10 永不拓宽的街道 南京大学 陈丹燕 50

Page 32: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本周排行

32

1 2 3

学术类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单价

1 猿形毕露:从猩猩看人类的权力、暴力、爱与性 北京三联 [美]弗

朗斯·德瓦尔 36

2 海德格尔自述 南京大学 [德]马丁·海德格尔 26

3 心之道:致焦虑的年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阿伦·瓦兹 29.8

4 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 东方 马立诚 39

5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上海世图 薛凤旋 39.8

6 访法札记:对法国社会治理的观察和思考 四川人民 于建嵘

38

7 欢娱的巅峰:唐代进行教坊考 新星出版社 [加拿大]王立 45

8 (插图修订第 14版)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上海世图 美/罗纲

德·B·阿德勒/拉塞尔·F·普罗科特 68

9 M苏联的最后一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尔兰]康纳·奥克莱利 68

10 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 人民大学 [英]戴维·埃德蒙兹 38

Page 33: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活动预告

33

季风活动预告Aaron Charpentier:我的死亡经历

【一见钟琴】季风咖啡音乐会之“乐无界”

Aaron Charpentier:我的死亡经历

他在亚洲漂泊12年,他年近40才出版个人第一本小说。他是作家,是大学讲师,也是个披头

士。他喜欢喝茶,喜欢用筷子吃牛排,一万个小时研究书籍别人用五年,他两年即可。他就是这

么个从不按常理出牌的工作狂。而关于死亡,或许没有谁能比一个被自己最亲密的人用刀捅穿肚

皮的家伙更有发言权了吧。

【嘉宾】Aaron Charpentier(现上海海洋大学讲师)

【时间】5月30号 星期六 晚上 19:00

【地点】高安路淮海中路1555号,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站厅内,季风书园咖啡厅

Page 34: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活动预告

34

【嘉宾介绍】Aaron Charpentier。美国马塞诸塞州人,毕业于马塞诸塞大学。后去法国和韩国留

学和教学,法国3年,韩国6年,现在中国已有6年,分别在三所本科大学当过讲师,目前是上海

海洋大学御用英语教师。 除此以外,他还是个小说家,已出版过一本书(Memoirs of life)现在

第二本书即将出版,上一次他在季风的主题是就是为青年人选择书做指导,本次主题他放在了他

的第一本书,和第二本书之中的一段他接近死亡的经历中。

【活动看点】讲座为全英文讲座,会配备主持人,助手,随身翻译(需要时才用)和专业摄影师。

Aaron将以自己死亡的经历和自己的书为蓝本,阐述自己对生命的看法以及人生的意义,现场观

众若想问问题也可以尽管提问。讲座最后会有签售,Aaron会零距离与台下观众展开讨论和交流。

Page 35: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活动预告

35

【一见钟琴】季风咖啡音乐会之“乐无界”

【主题】季风咖啡音乐会之“乐无界”

【嘉宾】 朱昊冰

【时间】2015年05月28日(星期四)晚上 19:00

【地点】淮海中路1555号(近高安路),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站厅内,季风书园咖啡区

【主办方】季风书园、范晔的平行空间

【音乐家介绍】

朱昊冰, 留美钢琴博士。12岁在上海音乐厅首次登台演出,曾获 Bradshaw & Buono国际钢

琴比赛第二名、Bösendorfer国际钢琴比赛杰出才能奖等奖项。作为多项荣誉比赛的获奖者,朱昊

冰于2012年4月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成功举办音乐会。

朱昊冰的独奏和室内乐演出足迹遍布中国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美国波士顿 Rising Star、意

大利 Encore等系列音乐会。她曾被国际著名钢琴家傅聪先生挑选,与上海青年交响乐团合作演

奏莫扎特 G大调 K453钢琴协奏曲。此外,她还曾与江苏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并于2009年应邀赴

北京国家大剧院与中央音乐学院 EOS乐团合作演出。

Page 36: Jifengshuxunno 400

季风活动预告

36

朱昊冰7岁习琴, 师从叶瑯环老师。曾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罗霄和陈庆峰教授。

于2004年被保送免试直升上海音乐学院,师从王建中教授。此后,她获Mary T. DiFazio 奖学金

赴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师从Wha Kyung Byun, 期间担任钢琴系助教,并以优秀毕业生身份

获得钢琴表演音乐硕士学位。之后, 朱昊冰作为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最高荣誉 Catherine Herrick

Cobb奖学金获得者,荣获钢琴演奏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师从 Deborah Moriarty教授,担

任其助教, 并同时任教于密歇根州立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学校及密歇根州立大学社区音乐学校。

朱昊冰深信音乐的力量能融合中西方文化,并热衷于推广文化交流与传播。她于2013年被美

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授予多元文化杰出贡献奖,同年被密歇根大兰辛地区艺术家委员会授予独立艺

术家基金。其个人首张专辑 Chasing the Moon 于2014年6月在美国出版发行。

朱昊冰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

音乐不分国界,没有语言限制。是一种最自然的感情流露。美丽的音符在不同的组合中可以

呈现多姿多彩,或 是悠扬,或是雀跃,或是淡淡的忧伤,但都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同样的旋律,

通过不同的乐器诠释在视觉和听觉上也是完全不同的。

【演奏曲目】

海顿 E大调奏鸣曲

舒伯特-李斯特 纺织女格丽卿、磨坊少年与小溪

格什温 蓝色狂想曲

王建中 浏阳河 彩云追月

Page 37: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37

声音李猛:大学的使命,公民科学与自由教育

科学狂人李森科:为无产阶级优生优育

4700万高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得还好吗?

李猛:大学的使命,公民科学与自由教育李猛 麦田书社(2015-05-15)

早期的西欧大学:致力于最高形式的学识/人类活动

作为基督教世界的一项伟大发明,早期的大学与今天的大学相距甚远。那时的大学并没有属

于自身的各种设施,没有校园、没有自己的教学大楼、没有操场、没有实验室、没有图书馆。当

教师们上课时,也许会在自己的家里,也许会在租来的房子里。甚至那时的大学,也不象今天这

样以教师和行政官僚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组成的行业公会(universitas)每年与教师签约,因为在学生眼中,这些教师往往容易变成教会或城市贵族的走卒,出卖“大学”的独

Page 38: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38

立与自主。

然而,这些没有寄身之所的“流动”大学,却把大学寄放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上:那就是那时

的大学探索和捍卫着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精神”,大学的使命。为了坚持这种精神,大学

宁愿牺牲它的“安定”,牺牲它的物质形式。这一点恐怕是今天的大学所不及的。何谓大学?大

学就是致力于“追求最高形式的学识”。那么什么是最高形式的学识呢?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

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最高形式的人类活动。正是这种形式的人类活动,才使人得以成为人,甚

至人得以触及人的界限,迈向超越的方向。这种最高形式的人类活动,就是政治和哲学。

中世纪大学精神:以波隆那大学与巴黎大学为例

这样,我们就会毫不奇怪地发现,在中世纪两所最伟大的大学中,波隆那大学以其法学著称

一时,而巴黎大学则以其神学名垂后世。前者推动了罗马法复兴运动,并进而为整个欧陆国家的

法律体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而后者则贡献了中世纪最辉煌的“教堂”:圣托马斯的神哲学。

波隆那大学法学系的兴起,是为了解决当时教会法与民法在司法权限方面日益广泛的争端。

因此,从一开始,法学就具有深刻的政治意涵,涉及了中世纪神权政治的焦点:精神权力与世俗

权力的冲突,自由人与公民的冲突。从那时起直到今天,法学家始终是重要的政治家。政治之所

以是最高形式的人类活动,正因为它面对了人所面对的这一终极的张力,上帝与凯撒,圣言与人

义。法律则始终是在这种张力下权衡正义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技艺,法学则成了与政治这种最高

形式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最高形式的学识。

基督教的独特性,在于启示与理性、信仰与思辨、伦理与教义的深刻张力与微妙关联。而圣

托马斯的“圣教义学”以至精至微的方式体现了这一点。当耶路撒冷与雅典在“罗马”遭遇,当

奥古斯汀面对亚里士多德、保罗面对柏拉图,约伯面对约翰,哲学这种希腊世界的“光”,融入

了上帝之光中,化成了耶酥基督的肉身,更彻底地成为了践行在世上的道,成为每个人的伦理,

成为爱与自由。

正是在这里,我们已经触及到了中世纪大学的“精神”所在。无论是政治,还是哲学,大学

乃在于培养具有德性而非甘于卑俗的人,追求真知而非听命于意见摆布的人,践行伦理而非恣意

而为的人,能够面对世间那些根本的冲突,担负自己的言论和行动的后果的人,而不是寻觅教条

的避难所来推卸和逃避责任的人。一句话,大学乃在于培养亚里士多德所谓的自由人。在《政治

学》中,亚里士多德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探讨教育问题。这一点,正象柏拉图在《政意篇》(Politeia,Republic)的同样做法一样,是今天的许多政治学者或是教育人士难以理解的事情。然而,亚里士多德清楚地告诉我们,城邦的终极目的与人的终极目的是一样的。尽管政治并不能穷尽人的视

界,在公民与人之间,政治与哲学之间,存在着不可解决的冲突。然而《政意篇》中的苏格拉底

反复教诲的是,作为现实政治安排的“政体”(politeia,regime),与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的“政意”(politeia,regime)关系甚大。用言说的“逻格式”(logos)建立的城邦,在地上是找不到的,但能够看见这种“天上的原型”的人,却能凭借他的所见,将这种城邦建在自己的身上(550b)。政治与哲学的冲突,只能凭借伦理或信仰来正视。所以,能否担负公民与人的张力,能否担负可

能与现实、超越与审慎的张力,关键就在于你能否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

所以,亚里士多德才敏锐地指出,教育儿童时,当然要包括那些有用而又确属必需的课目。

但不能照单全收,要区分哪些适于自由人,哪些不适于自由人。教育一定不能使人形成“卑陋”

Page 39: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39

的习性。任何影响一个自由人的身体或灵魂,使之降格,不再能担负善德的操修,都是在使人变

得卑陋,是培养奴隶的心性。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要求平等的社会,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说法,

似乎不那么容易令人接受了。但如果我们的平等是将所有人降格为奴隶的平等,那么,这样的平

等不过是最深的奴役,而不是自由。真正的平等,真正能够和必须同等尊重的,是自由人和真正

的公民。而教育,就是使我们能够使平等的真义得以实现,使最好的政体成为可能的前提。

现代大学:以北京大学为例

北京大学精神上的先驱洪堡和席勒曾经为这所大学规定了它的使命:大学的首要目的在于形

塑性格,造就伦理,培养或者说教化(bilden)能够感受到真、善与美的人,能够领悟到人之尊严,人在有限性上建树的伟大的人。在洪堡看来,“人的真正目的,是使自身的各种力量构成一

个最崇高最和谐的整体”,而教育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育只应发展人的禀赋,而不必

赋予人的天性以任何特定的公民特征…因此,公共教育应完全处于国家权限之外…”。席勒从同

样的原则出发指出,只有确立了性格的独立自主,才能使对外在专制形式的屈从让位于真正的自

由。如果说洪堡让自由教育摆脱“公民”或国家的羁绊是为了摆脱普鲁士家长制国家的肆意干涉;

如果说席勒将改革这种野蛮国家,获得政治自由的真正“启蒙”寄托在人的审美教育,而非公民

教育上;那么现在,我们要再往前追溯一步,回到洪堡和席勒的导师卢梭那里,回到《爱弥尔》,

回到人的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对立,我们会发现,我们需要完全相反的路径来实现同样的目标:通

过公民科学来进行自由教育,借助二者的张力来塑造真正的自由人。

中世纪大学的精神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走向了它的反面。时至今日,大学的“梦想”(如果

不是恶梦的话)已经不再是探究哲学的真知,或是探索政治的审慎与明智,而是传授刻板的教条

和那些同样刻板的技艺,这些教条和技艺,因为丧失了探究(zetesis)的精神,不在是使人自由的道路,而是挟制奴仆的轭,不是培养公民的竞技场,而沦为“贩卖毕业的机关…灌输固定知识

的机关”(蔡元培)。之所以如此,乃在于我们的大学背弃了亚里士多德劝告的自由教育,所以

阿多(Pierre Hadot)才会说,正是大学的出现才使哲学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a way of life);或者象克尔凯戈尔所言,哲学中的怀疑,因为丧失与生活的关联,成为教条的怀疑;甚至象尼采指

出的,哲学家只剩下了“图表脑袋”。而基于同样的理由,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才会嘲讽地说,法学陷入了“神学与新闻报道之间,看起来无法给自己找到一个又坚固又客观的

基础;要坚固就失去客观,要客观就无法那么坚固”。哲学和法学尚且如此,何况其他系科。

难道这样的大学,不正象霍布斯所讥嘲的,只不说是妖魔施展妖法的魔窟罢了;象布鲁姆

(Allan Bloom)讽刺的那样,大学不再是激励人们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卓越;而是教育每个人固守自己的监牢,沉溺于封闭的心灵;或者象复汀(Ernest Fortin)所说,现代大学与其说叫自己为“整全”(University),不如索性称呼自己为“杂多”(multiversity)。80年代时,中国的大学生自信自己是“天之骄子”,是社会的立法者。大学生和他们的老师们匆忙地寻找各种

教条,来指导他人的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作为一个学习者,他是为了成为更好的教导者;作为

一个发言人,他是为了成为代言人;作为一个行动者,他首先和最终都是为了带动他人的行动。

一句话,大学作为社会的焦点,是因为大学希望成为社会的头脑和喉舌。

90年代,所谓“知识分子”的退却,社会科学和各种器物之学的兴起,“地方性知识”的范式取代了“变法”动力之下的“现代化理论”。伴随“立法者”梦想的破灭,哲学和政治都变成

不可理解,甚至毫无价值的东西。逃避政治责任的,犬儒主义式的冷漠心态和拒绝思考政治,听

命于亢奋情绪的各种新型的“急进”心态,交替出现,彼此助长,似乎倒成了大学中非此即彼的

Page 40: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40

选择。当教育本身日益变成可以凭借权力和金钱随意兑换的商品,大学在成为交易的焦点的同时,

却也成了社会败坏(corruption)的焦点。大学不再是能够批评和对抗社会不义的力量,倒成了这种不义具体的化身。当我们的教师靠抄袭度日,以冷酷自矜,只为金钱或职称而奔波,我们的大

学生不仅不再是“骄子”,反而希望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学校,结束这段“学徒”时期。那么用亚

里士多德的话,这样的学生和教师,不是自由人和公民的“学徒”和“导师”,而是“奴隶”的

“学徒”和“导师”了。

而今天,在 2000年发生的一件也许注定将逃离历史宏大眼光的微小事件中,我们不再是救助者,而是自救者;不再有权替别人代言,而首先是为自己发言;不再逃避,而能面对自身的处

境行动,兼具理性和改善现在的热情,二者都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所不可缺少的。而这样的自由,

这种首先从自身和现在开始的自救、言论和行动,不是逃避,也不再是引导,而是他人能够分享

和受到激励的自由。正如苏格拉底所言,一个好的政体,首先是从那些能够看见,并能够践行的

人的身上开始的。而且早已有“福音”告知我们,“你们探寻(zeteite),就寻见”。而我们的探寻,将首先自教育始,自自由人的教育始,在教育中来践行自由。

如果只是为了传授专门技艺和实证知识,我们何必需要大

学,将大学分解成各种专科学校难道不是更合宜吗?如果只是

为了研究这些技艺和知识,也许将这所大学变成一所公司,会

更加名副其实,提高“效率”。什么是大学的使命?作为一所

现代大学,这些技艺和实证知识都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说非常

重要。但这些专门技艺和实证知识本身,却并非大学的目的;

相反,是大学的目的,给了这些技艺和知识以方向和目标。亚

里士多德早已告诉我们,任何技艺都仰赖一种“主导技艺”

(architectonic art,《尼各马可伦理学》1094a,1141b),没有它,所有的技艺最终都是奴役。哲学让我们能够思考这种技艺

的可能与限界,政治让我们能够探索这种技艺成为现实所要求

的审慎与权衡,而伦理则让我们培养践行这种技艺必需的德性

和智慧。

何为大学的使命

因此,大学的使命,在于自由教育,而自由教育的要害在于结合哲学、政治和伦理的公民科

学。一门公民科学,在我们这个世纪,在这里,是大学真正精神所能够寄托的希望,是面对、思

考和回应“现在”的关键,是行动在言论(logos)中的延伸,是连接“一种实践与另一种实践之间的接力棒”(Gilles Deleuze),也是大学带来的教育革命之所以是现代社会的第三次革命的真正意涵(Talcott Parsons)。公民科学,是那些所谓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或是专业技术的“主导技艺”。只有公民科学,才能使理性摆脱冷漠、热情避免亢奋,理论成为理论的生活,

而最终,使大学成为真正独立和自主的“普遍”和“完整”(unive rsitas),使其中的学生成为这种精神的化身,成为自由人和公民。

先贤尝言,我爱自己的国家胜于爱自己的灵魂。而此时此地,我们需要象爱自己的国家一样

爱自己的灵魂,因为只有爱自己的灵魂,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爱自己的国家。我深爱我的国家,是

因为只有在这个国家中我才能探索我的自由。因此,要作为公民爱我们的国家,要作为自由人爱

我们的国家,要“配得上”你所爱的国家。而做一个心灵或肉体的奴隶,这样来爱我们的国家,

《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

[美]伯格 著,柯小刚 译

华夏出版社

49.00

Page 41: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41

难道不是将我们的国家降低为“猪的城邦”吗?为了成为一个自由人,为了思考正义与善,我们

既需要爱更广大的世界,太阳下的城邦,世界的城邦;我们同样也需要爱“小世界”,我们的大

学。而无论是我们的哲学摸索的世界城邦,还是我们的伦理践行的大学城,最终都指向了我们作

为公民所生活的可能国家,这个让哲学与伦理遭遇的政治城邦,这个最初和最终都践行在我们的

身上的城邦。不过,当我们探问这个城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们也许首先应该问一下,那

些想要进入城邦,并自居为城邦的当然居民的人,你准备好了吗?你的身体,还有你的灵魂;作

为公民的你,还有作为自由人的你。■

Page 42: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42

科学狂人李森科:为无产阶级优生优育笑蜀 经济观察报书评(2015-05-14)

1920年代,斯大林在苏联农村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创立了“社会主义新农业”。其代价惨重,但斯大林坚信“人的力量是应该而且能够比自然更好”,完全按照人的意志、依靠暴力

强加来定向改造社会关系,因此不过是“可怕的善行”,必须这样做。结果付出惨重代价的农业

集体化只是加深了苏联的农业危机,不仅斯大林本人饱尝了这一苦果,后继者赫鲁晓夫、勃列日

涅夫、戈尔巴乔夫也都不能不饱尝这一苦果。

但是斯大林要毫不动摇地进行他的社会试验,创立全新的社会秩序,斯大林需要有人为他的

新的政治哲学体系、为他的新的社会秩序,也就是为他的定向改造人群、定向改造社会的试验提

供合法性说明。

而“米丘林生物学”恰好从自然科学方面满足了斯大林的这一迫切需要。“米丘林生物学”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被确定为官方路线,那反倒是咄咄怪事了。而遗传学的几乎所有成就,则都

对斯大林新的政治哲学体系、对斯大林创立的新的社会秩序从自然科学方面形成了反证。遗传学

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突飞猛进,斯大林固然莫可奈何;但在苏联境内,运用专政力量打倒和最终消

灭遗传学,做到这一点却是轻而易举。李森科宠冠天下和瓦维洛夫历尽熬煎,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由政权力量保驾护航,1935—1936年间,李森科—普列津特轴心开始直接挑战瓦维洛夫所坚

Page 43: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43

守的遗传学。岂止是瓦维洛夫遇难,遗传学的三位元勋——孟德尔、魏斯曼、摩尔根,以及“孟

德尔主义的传教者”、瓦维洛夫的老师贝特森莫不惨遭鞭尸。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1936年 12月 12日农业科学院第四届会议既宣告了遗传学和农艺学的分道扬镳,更宣告了生物学论战性质的演变——苏联生物学被人为地归属于两大政治营垒,一类被划为资产阶级的、反

马克思主义的,这便是遗传学;另一类则被称作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苏维埃生物学”或

“米丘林生物科学”——实则是伪科学。

其实,李森科—普列津特轴心对遗传学的清剿,并不是遗传学在苏联遭受的第一次磨难。

早在李森科崛起之前的 1928年,苏联国家政治保安总局(克格勃前身)就曾发表一份关于“沙赫特案件”的材料,指控煤矿工业大批专家里通外国,蓄意破坏,制造事故甚至爆炸矿井及从事

其他方面的罪恶活动。有五十多名专家被捕。经过一次特别布置的装模作样的审判,11名专家被枪毙,其他专家被判处刑期不等的徒刑。“沙赫特案件”是在科技领域实行镇压的开端。1929年 4月,斯大林同志在向苏共十六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语重心长地指出了在科技领域实行镇压的必要性——

在我们的每个工业部门里都潜伏着“沙赫特分子”。他们当中很多人被揪出来了,但并不是

全部被揪出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破坏活动是当前反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危险的形式。这种破

坏活动之尤其危险,是由于它跟国际资本相勾结。资产阶级的破坏活动清楚表明,资产阶级分子

决没有放下他们的武器。他们正在积蓄力量,准备对苏维埃政权发动新的进攻。

Page 44: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44

李森科的老师瓦维洛夫,他提拨了李森科,却又受到李森科的无情迫害

最高领袖发出了号召,专政机器当然不敢等闲视之。果然,不久又在科技领域揭发出了一批

接一批“反苏维埃的”、从事“破坏活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大批声望卓著的知识分子

成了这股镇压狂潮的牺牲品,列宁格勒党委会成立了一个特别的政府委员会对苏联科学院进行调

查,调查结果证明苏联科学院是“进行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反革命活动中心”。这个判断葬送了苏

联科学院的大批知名学者。三位院士被逮捕,数以百计的研究人员同时身陷囹圄或被开除。

在从肉体上镇压的同时,思想上的清洗更是无孔不入。1929年的苏共十六大就已提出了在科学战线发起“社会主义进攻”的方针,由此引发清查“资产阶级科学理论”的急风暴雨。许多本

来应该也只有在实验室才能解决的问题,都被提升到阶级斗争的层面,用纯粹的政治手段去处理。

一些享有盛誉的学术流派遭到排斥;一些科学泰斗诸如精神病学家贝克托采夫、心理学家考尼洛

夫和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都遭到口诛笔伐。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诸如卢津、兰岛、

弗克、塔姆等等则被划归“唯心主义者”的另册中。这场风暴一直持续到 1934年才告平息。

在这场风暴中,经典遗传学备受摧残。拉马克主义者这时已经向经典遗传学提出公开挑战。

虽然人数寥寥,但他们理直气壮,恩格斯关于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劳动所起的作用的著名论断—

—通过食物和活动所获得的特性是可以遗传的——则是他们的主要理论依据。姑且不论纯粹的逻

辑推理是否能够解决自然科学问题,单就纯粹的逻辑推理而言,他们没有注意到,恩格斯未曾以

任何严格证明了的事实去加强其假说,而且恩格斯的那部作品是在遗传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之

前、拉马克主义被实验否定之前写的。所以,即便在逻辑推理方面,他们也是站不住脚的。这批

拉马克主义者当时主要集中在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所面对的则是几乎全部苏联遗传学家——以

共产主义学院自然科学部为其大本营。

论战结果,许多遗传学家被认定在哲学上属于所谓孟什维克式的唯心主义学派。就是因为这

Page 45: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45

个罪名,那些遗传学家被调离了共产主义学院,苏联实验遗传学学派创始人和群体遗传学奠基人

切特维里科夫则被从莫斯科赶了出去,先被流放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然后被赶到符拉迪米尔。

流放中的这位遗传学一代宗师再也不能从事遗传学研究,等到 1955年平反复职时,他已是垂垂老矣,什么都不能做,根本无法重返自己的工作岗位了。1959年他荣获达尔文特别奖,这是德国自然科学院为纪念达尔文的经典著作《物种起源》出版一百周年而颁发的奖状。这份殊荣堪称

姗姗来迟——获奖时他已是奄奄一息,双目失明。把颁奖的电报向他读了没过几天,他就与世长

辞了。

李森科没有投入 1929—1934年的那场混战。但那场混战对他却是至关紧要的——正是从那场混战中,他看出遗传学与当局的紧张关系,看出在苏联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遗传学领域进行阶

级斗争的广阔天地,从而最终选定了“无产阶级金棍子”的人生道路。所以,那场混战的硝烟还

未散尽,他就又收罗人马,披挂上阵了。

新的生物学论战肇始于 1935年 6月在敖德萨植物遗传研究所举行的农业科学院院外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李森科帮派与瓦维洛夫学派展开了第一次集中的争论。稍后在李森科和普列津特

主编的《春化》杂志上,发起了对遗传学和育种学更为尖锐的攻击,论战由此逐渐发展为全国规

模,而在 1936年 12月 12日至 27日召开的全苏农业科学院第四届会议上达到高潮。这次会议成了苏联生物学史的一个分水岭:从此之后,苏联生物学的两大分支学科——遗传学和农艺学——

便分道扬镳了。李森科所独霸的农艺学,再也不可能与真正的遗传学合作,因为真正的遗传学—

—经典遗传学——已经被当成国家政权的敌人,因而成了专政对象!

工作中的李森科

在 1936年 12月的全苏农业科学院第四届会议上,李森科和普列津特做了范围广泛的演说。李森科演说的前几个部分是关于达尔文主义的一般性宣传,然后就转入了对遗传学的全面声讨。

李森科强调,有必要对遗传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重新评价。那么怎样重新评价呢?李森科宣称:遗传是有生命物质的一种普遍的内在特性,因此,它不需要一个位于染色体上的、代代相传的单独

的遗传系统。他索性不承认有什么基因。李森科气势如虹,令全世界的科学家瞠目结舌。他对遗

Page 46: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46

传学连一个真正学术性的反对观点都提不出来,但这并不妨碍他作出这样的武断结论:“细胞的

染色体包含一种与一切其他部分相分离的遗传物质(遗传型)”,他说,这种理论完全是“遗传学家捏造出来的”。

最后,李森科说:

细胞学的光辉成就已经给我们对细胞的形态、特别是细胞的认识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不仅

不否认这一点,而且还充分支持这门科学的发展……但是,我们确实否认这一事实,即遗传学家,

还有细胞学家,将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基因。使用显微镜有可能、也有必要见到细胞、细胞核和个

体染色体中的更详细的情况,但那些都不过是细胞、细胞核和染色体的片断而已,决不是遗传学

家用基因这个词所指的什么东西。遗传的基础并不在于某种特别的自体繁殖的物质。遗传的基础

是细胞,它发展、演化成一个生物体。在细胞里,不同的细胞器具有不同的意义,但没有一部分

不从属于进化论的发展。

就这样,李森科宣判了遗传学的死刑。至于普列津特在同一会议上的讲话,就更是一篇肤浅

的空洞的政治宣传品,更没有说服力了。

但是,真正的科学家的声音,强权从来不予置理。1937年春,斯大林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三月全会上发表了《论党的工作缺点和肃清托派及其他两面派的措施》的著名演说。由此,对遗传学

的舆论清剿正式升级为一场政治清洗运动。

瓦维洛夫完全失势,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全苏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要职已被免去,只剩

下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这样一个虚衔,实际上他已经靠边站了。但这并非李森科—普列津特们的目

的,他们的真正目的是要置瓦维洛夫于死地。他们的《春化》杂志在转载了斯大林的著名演说后,

刊载了李森科最亲密的战友、该杂志副主编普列津特的一篇大作,把反对“米丘林生物科学”那

一派与托洛茨基、布哈林等政治反对派等同起来。强加给瓦维洛夫的罪名愈来愈可怕:“反动派”、

“唯心主义者”、“破坏分子”……一张张标签贴到瓦维洛夫脸上,而在风声鹤唳的 1937年,谁要是被贴上其中一张标签,那就连上帝也救不了他。

在强化外部围攻的同时,李森科们也加紧了内部策反。在强大的政治压力和名利的诱惑下,

瓦维洛夫的许多研究生不得不易帜,研究所因此愈来愈频繁地发生瓦维洛夫半开玩笑所称的生物

学上的“突变”事件——昨天还在瓦维洛夫指导下认真从事研究工作的年轻人,今天早上一觉醒

来便突然宣布,自己是瓦维洛夫学术思想的反对派,要求给他们更换指导老师。不仅如此,为了

显示自己立场坚定,他们还必须附和李森科—普列津特轴心,向敬爱的老师大声地叫骂。

李森科在莫斯科的一次盛大集会上做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演讲——《春化处理是增产的有力

措施》。他宣告:“我们年轻的社会主义农业科学正在超过、在有些部门已经超过资产阶级科学。”

李森科毫不掩饰地强调,他的关于科学领域的阶级斗争的理论完全适用于农业科学领域尤其是春

化问题——关于春化问题的激烈论战就是科学领域阶级斗争的典型表现,对春化法持有不同见解

的科学家都是阶级敌人,即“富农破坏分子”。而这也就意味着,必须动用政权力量、用铁和血

来对付他的批评者。谈到这里,他仿佛是向听众呼吁似地说:

Page 47: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47

正在批判“富农分子”罪恶的李森科

同志们:

事实上,由苏联现实所创造的春化学说,在相对来说短短的四、五年内,能够成为一门完整

的科学,能够打退阶级敌人的一切进攻(阶级敌人现在还为数不少呢),在这同时,还有许多工作有待我们去做。同志们,富农破坏分子不仅在你们集体农庄的生活中出现。这你们是很清楚的。

而且,在科学中他们同样危险,同样是我们的不共戴天的敌人。在和某些所谓的科学家的各种争

论中,为了保卫春化学说,为了把这一学说确立起来,我们流了多少血;在实践中,我们还不得

不承受不少打击。

请告诉我,同志们,在春化战线上难道就没有阶级斗争了吗?在集体农庄里,富农和他们的教唆者(不光是他们,包括一切阶级敌人)都对着农民的耳朵吹冷风:“别搞什么浸种了。会糟蹋种子的。”他们就是这样骗人的,不管是在科学领域里面还是外面,他们不去帮助集体庄员,而

去从事破坏勾当。阶级敌人就是阶级敌人,不管他是不是科学家。

令人毛骨悚然的一派胡言,讲到这里突然被打断——打断这派胡言的不是别人,恰恰是斯大

林同志。斯大林同志激动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说:

“好极了!李森科同志,好极了!”

斯大林同志边说边鼓起掌来。暴风雨般的掌声随之席卷整个会场。

斯大林同志的一声断喝,彻底奠定了李森科在苏联学术界至高无上的“排头兵”地位。这声

断喝却同时把多少真正的科学家——即李森科在演讲中所痛斥的“科学领域里面”的“富农破坏

分子”——彻底抛到了谷底。随着那一阵阵暴风雨般的掌声,阶级斗争的血雨腥风果然无情地席

卷了整个苏联学术界——比上世纪 20年代末科学战线上的“社会主义进攻”气势更为壮观的学术界的新的政治镇压狂潮从天而降,成千上万无辜的苏联科学家身陷囹圄甚至死于非命。

Page 48: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48

对科学领域里的“富农破坏分子”的无情镇压,严重摧残了苏联的国力,直接威胁到苏联的

生存——在上世纪整个 30年代,苏联在科学上的发现和在技术上的突破寥寥可数。■

(文章来源:《苏联遗传学劫难》)

Page 49: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49

4700万高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得还好吗?澎湃新闻(2015-05-16)

由澎湃新闻率先关注的中国高龄(50岁以上)农民工群体,持续引发社会公众和舆论的关注。

5月 1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以《记者调查:高龄农民工 您在城市还好吗?》为题,再次聚焦中国 4700万高龄农民工群体。

《中国之声》发问:高龄农民工身体上早已“力不从心”,为何主动“延迟退休”?面对医

疗和养老等问题,他们有怎样的需求与渴望?

《央广夜新闻》观察员潘采夫认为,高龄农民工得不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根源在于户籍

制度改革的滞后。另一观察员朱煦说:“我想改变不了老人们还要继续工作的现实,那就在他工

作的当中,给予他更好的待遇和保障,这是我们很现实的做法。”

以下是《中国之声》节目的全文:

2015 年 3 月 1 日(正月十一)重庆开县汽车客运站,53 岁在外打工 15 年的刘大明和工友正

在等长途汽车的到来。 程艺辉 澎湃资料

近日发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高龄农民工”绝对数量接近 4700万。“高龄农民工”,在城市里生活得还好吗?身体上早已“力不从心”,为何主动“延迟退休”?

面对医疗和养老等问题,他们有怎样的需求与渴望?据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Page 50: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50

兢兢业业却无保障,高龄农民工在城市

凌晨 4点,青岛市台东三路步行街上一片狼藉,垃圾、污水遍地。在这里,今年 52岁的环卫工人张誉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先把水管接好,开始给 1000多米的街道洒水。张誉清说:“整个步行街全都得刷,不早点不行啊,等一会儿人多了喷水就不好喷了,它不用水刷刷不干净。

这街上的垃圾太多,我们是一直不停呀。”

一直到快 7点,已经满头大汗的张誉清准备回家吃饭,早饭过后,他还要继续白天的一份保洁工作。张誉清告诉记者,自打一年前从家乡农村来青岛打工,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他说:“冷

不丁起那么早也起不来,习惯了之后到点就醒了。我干了两份工作,一般是晚上 7点下班。我还有个上学的,你不干怎么办,二女儿上大二,还得忙活一年,我就干点轻快的。”

比张誉清还要大几岁、来自日照的外来务工者韩明君,选择在一处建筑工地打工。虽然远离

家乡,无法和亲人团聚,但相比于在家务农,他对目前的收入还比较满意。“这边钱好挣,比家

里多多了,能多一倍吧。”

记者采访发现,年龄偏大、没有技能,很多高龄农民工进入城市,不得不选择环境比较恶劣

的建筑业和保安、家政、环卫等一些低端服务业,而多数都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

在河南务工的李文国已经 59岁了。他说,近几年,土地都流转了,没有了土地,村里的劳动力一下子富裕起来,由于大多农民没有技术,只能无奈的选择干体力活。李文国说,从前,他

背 100斤的货物走上 9楼,大气都不喘,现在 10斤的锤子抡两下就觉得很吃力,干一会要休息一会,即使是这样他也不会选择在家休息:“现在挣两个(钱)一天也吃不完么,吃不完了能结

余点,为了以后干不动的生活,以后就是说干不动了,那有什么打算了,就看国家能有什么政策。”

高龄农民工如何才能够安心养老,面对这个话题,农民工并不愿多谈,在他们眼里,只要身

体允许还能挣钱,就不会停歇,即使有了伤病也能忍就忍能拖就拖。

55岁的胡水花由于年轻时过度操劳留下一身病痛,可她难受了顶多自己歇两天,从来不去大医院看病:“原来在工地上掂泥、搬砖,使得(累的)身体哪里都是毛病,现在腰疼,打小工的

时候腿上累的,腿上、脚脖上都是筋疙瘩(静脉曲张),后来应为太累了不干了,冬天冻的你看

这指头关节肿大,连冻带累的了,家庭条件不好都没去看过,也不是说多大的病,不说疼的没法

弄了。”

有同样担心的还有李文国,虽然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他觉得,生点小病还可以报销,

万一来个大病还是有顾虑的:“现在最害怕的就是马上老了,老了身体就不好,干不动了怎么办,

干不动了是吧,这以后的医疗啊,虽说有新农合能报销点,小病能维持维持,报销报销,向大病

救助,听说是比较低,有些还是支持不了的。”

Page 51: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51

2015 年 3 月 1 日(正月初十一)重庆开县汽车客运站,外出就业的农民工逐渐增多。澎湃新

闻记者 程艺辉 图

“高龄农民工”群体,知多少?

国家统计局最早于 2008年底建立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对农民工群体的数量、流向、结构、就业、收支、居住、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权威发布。此前的 2009年至 2012年,我国 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与总量连年冲高,且从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其中尤以建筑业为

重。

不过,在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已暂停公布 50岁以上农民工的占比数据。该报告取消了之前的“农民工年龄构成”一栏,而是用“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

民工”来代替。如果将老一代农民工视为高龄农民工,其比重达到 15.2%,绝对数量则已达 4100万。今年 4月 29日发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高龄农民工的绝对数量更进一步冲高至 4685万人,接近 4700万,占比上升至 17.1%。

如此庞大的群体,其生存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都值得社会高度关注。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

法〉的通知》规定:“本办法适用于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包括农民工。”

随着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行,依照法律规定农民工才算完全纳入社会保险范畴。

虽然从 2010年起,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不再排斥农民工,但由于加入社会保险晚,已经影响

Page 52: Jifengshuxunno 400

声音

52

到农民工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的计算。缴费年限问题由国家政策规定,农民工累计缴费 15年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未达到 15年的,无法领取养老金。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社会法研究所副所长金英杰分析,我国目前各项社会保障待遇

是以劳动关系为基础建立的,现有法律规定了法定退休年龄男性为 60岁,高龄农民工一般高于60岁,超过退休年龄继续就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是否认定为工伤,在司法实践中争议不断,未达成共识,也导致高龄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还有专家建议,改革缴费率比

较高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使得企业的社会统筹这一块从 20%降到 12%,使农民工自己缴纳的这一块降到 8%,从而让老年农民工或者中年农民工有能力和信心来缴纳养老保险。但随后有反对意见称,在养老金支付能力堪忧的背景下,这一改革会遭遇多大阻力可想而知。即使多年之后改

革过关,高龄农民工也早已老去,是否能享受到改革红利仍然存疑。

观察员观点:户籍制度停滞是高龄农民工问题根源

高龄农民工工作条件艰苦,普遍缺乏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央广夜

新闻》观察员潘采夫认为,高龄农民工得不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根源在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滞

后。

潘采夫:“媒体口中的人口红利,二三十年来的人口红利吃完了,要改变生产结构。他们说

的人口红利这么一个没有感情色彩的数字,这四个字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代农民工的慢慢变老,

而且这一代是被吃了红利一辈子的农民工,到现在也没有自己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是一个

非常大的悲剧,我觉得问题的根子实际上还在于户籍制度改革出现了停滞,没有进行一个彻底的

改革。不管城市和乡村所有人只要你超过六十岁就有若干相同数字的养老数目,我相信就不会再

有养儿防老这种事情的发生,老人的观念会得到很大的改变。”

《央广夜新闻》观察员朱煦则补充道:“我想改变不了老人们还要继续工作的现实,那就在

他工作的当中,给予他更好的待遇和保障,这是我们很现实的做法。”■

(本文来自《央广夜新闻》)

Page 53: Jifengshuxunno 400

评论

53

评论张铁志:一首世界最著名抗议歌曲和一个少人知晓的歌手

我们的失败与伟大

张铁志:一首世界最著名抗议歌曲和一个少人知晓的歌手张铁志 大家(2015-05-16)

当曲调由舒缓到激昂,歌词由鼓舞人心的“我们不会害怕、我们不会害怕”,到让你深信的

“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阻碍,我们终将成功!”,你会知道,为什么歌曲可以赋予人们强大的力

量。

这是六零年代民权运动最有代表性的歌曲,也可能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抗议歌曲:《We shall

overcome》(《我们终将胜利》)。

这首歌大部分是和琼·拜亚(Joan Baez)或者彼得西格(Pete Seeger)的名字连结在一起,

但真正让这首歌真正进入民权运动的歌手是较少人知道的 Guy Carawan。他于本月初病逝,享年

87岁。

Page 54: Jifengshuxunno 400

评论

54

美国白人民谣歌手 Guy Carawan

这首伟大的歌曲有着漫长的历史。

歌曲的部分旋律最早是在 1790 年代的一首圣歌《Prayer of the Sicilian Mariners》出现;

歌词“I’ll Overcome Some Day”则是起源于二十世纪初一个黑人牧师所做的圣歌。

到了四零年代,那个古老的旋律和这个歌词开始结合,以《我们将会胜利》(I Will Overcome)

的歌名为人所知。面对美国种族制度对黑人的种种压迫,这首带着希望与激励的歌曲开始在南方

黑人教会不断传唱。

1945 年,一群黑人女性劳工在北卡罗来纳州一家烟草工厂进行罢工。天上下起了滂沱大雨,

许多人逐渐离开了罢工线,一名抗争的女工突然唱起了这首歌《We’ll Overcome》,并加上一

句歌词,“We will win our rights”(我们会赢得我们的权利)。当这名女工把原来歌中的“我”

改成“我们”时,她创造了这首歌最关键的改变:个人的自我救赎转化为集体的团结与凝聚。

在南方一所组织工运和民权运动的组训中心“高地人民谣学校”(Highlander Folk School)

的创办人很快地知道并学会了这首歌。

Guy Carawan 是一名喜欢音乐的年轻人,在 UCLA 拿到音乐学学位后,他来到纽约格林威治村

──彼时此地正出现由彼得西格所带领的民谣复兴运动。当时的民谣,很多都是自古流传的民歌,

是农民与劳动者的歌声,许多出处都不可考。后来被称为美国民歌之父的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rie)和彼得西格(Pete Seeger),从三零年代就开始在各地搜集民歌,用他们的方式演绎、

录制,在年轻人中深受欢迎。

1953 年,Carawan 和两位朋友去四处旅游,搜集各地民歌,一如早前的格思里和西格。在席

Page 55: Jifengshuxunno 400

评论

55

格建议下,他们来到“高地人民谣学校”,学会了《We shall overcome》。1959 年,Carawan

开始担任这个学校的音乐总监。

进入 1960 年,美国的民权运动开始越来越波澜壮阔,越来越多青年用肉身去对抗种族主义

的不正义和邪恶。1960 年 4 月,刚成立的黑人民权运动组织“学生非暴力委员会”(Student

Nonviolent Coordinating Committee)在高地人民谣学校举行首次会议,Carawan 把这首歌教

唱给几百位代表——这一天之后,这个组织成为黑人青年民权运动者的关键发动机,开启了民权

运动的新页,这首歌则开始成为民权运动的象征歌曲。

当然,后来让这首歌被更多大众知道,是因为黑人四重唱“自由歌手”(Freedom Singers)

和彼得西格的民歌巡回各地,参与民权运动组训并演唱这首歌;彼得西格并把这首歌词中的 will

改成语气更强的 shall,且加上了一些新歌词。

这首歌介入了每一次重要的民权运动斗争,并为运动精神写下最佳脚注。

1963 年在华盛顿争取黑人民权的大游行,当马丁·路德·金博士发表完《我有一个梦》的演

说后,年轻的女歌手琼·贝兹抱着吉他,在百万人面前轻轻唱起这首歌,而所有人跟着高唱:

We shall live in peace,

we shall live in peace

We shall live in peace someday

Oh deep in my heart, I do believe

That we shall overcome someday

1964 年夏天,“学生非暴力委员会”发动“自由夏日计划”,征召上千位大学生去南方密西

西州协助黑人注册投票,但这些青年,不论黑白,遭到各种暴力威胁和攻击,尤其有三个青年志

工的尸体在沼泽边被发现,震惊全美。

彼得西格在当地举办演唱会,就在他唱到一半时,工作人员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那

三名失踪年轻人的尸体被发现在一个沼泽边。西格忍着泪水跟听众说:

“现在,我们必须要唱《我们一定会胜利》(We Shall Overcome)这首歌。因为这三个男

孩不会希望我们在这里哭泣,而会希望我们一直唱下去,并真正了解这首歌的意义。”

1965 年二月,马丁·路德·金博士组织了一场争取黑人投票权的游行——这是宪法赋予他们

的权利,却在现实上受到各种阻挠。他们要从赛尔玛(Selma)镇步行到十年前民权运动开始的

起点:蒙哥马力(Montgomery),当几百人队伍走在离开塞尔玛镇的桥上,就被警察的棍棒和催

泪瓦斯猛烈袭击,现场一片哀嚎,上百人受重伤。这天被称为血腥的星期天(Bloody Sunday)。

(去年美国电影《Selma》就是描述这段历史。)

Page 56: Jifengshuxunno 400

评论

56

(手持当年示威照片的民众重走“塞尔玛游行”之路)

3 月 9 日,马丁·路德·金博士重新带领群众展开游行,但走到桥上后,他为了避免冲突,

决定不再前进。然而,3月 15 日,美国总统约翰逊在国会演讲表示愿意推动《投票法案》,让

黑人可以没有障碍实践他们投票的公民权。他说,

“即使今天我们通过了这个法案,这场战役是不会结束的。发生在赛尔玛的是一场更大的运

动,这个运动会深入到美国的每一个角落。这是美国黑人正在为他们生活的权利而进行的努力。

他们的奋战也必须是我们的奋战。因为这不是黑人,而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克服历史留下的不正义。

而《我们一定会克服》(we shall overcome)”。

白宫外,无数民众正在激动地高唱这首歌,而电视机前的马丁·路德·金博士湿润了眼眶。

两天后,总统把法案送进了国会,四天后,马丁·路德·金博士带领大批群众走过了那座桥。

从塞尔玛向蒙哥马利游行,1965 年阿拉巴马州

Page 57: Jifengshuxunno 400

评论

57

一首歌确实改变了世界。

这个“世界”不只是美国。在北爱的和平游行、在印尼推翻苏哈托的人民抗争、在南韩的学

运,在许许多多从非洲、拉丁美洲到欧洲的各种社会抗争中,人们都高唱着《we shall overcome》。

在每一个现场,人们或许会沮丧灰心、会担忧恐惧,但当你和身边战友紧握双手唱起这首歌,

当曲调由舒缓到激昂,歌词由鼓舞人心的“我们不会害怕、我们不会害怕”,到让你深信的“我

们一定会克服一切阻碍,我们终将成功!”,你会知道,为什么歌曲可以赋予人们强大的力量。

至于 Carawan,他一直在“高地人学校”工作,直到八零年代末期退休。他看到了一位黑人

在他有生之年当选了总统,但就在他逝去之前,巴尔的摩的黑人抗争群众却依然在唱这首歌,并

且燃烧了这座城市。因为对他们来说,美国的种族问题仍然没有解决,《we shall overcome》

还要继续唱下去。■

Page 58: Jifengshuxunno 400

评论

58

我们的失败与伟大邱兵 上海书评(2015-05-15)

《新闻的骚动》

阿兰·德波顿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6

35.00

为阿兰·德波顿新书《新闻的骚动》而写。

1989 年春节后,我开始在《中国青年报》实习。大学三年级的实习,差不多应该视作每一

个新闻系学生职业生涯的开端。

那个时候,北京的街道还没有那么多的人和车,没有鸟巢、水立方和华尔道夫酒店,但是因

为干冷的天气和玻璃瓶的酸奶,这里的冬天比上海更让我们喜欢。

当然我并没有钱住旅馆和招待所,我住在北京大学我老乡的宿舍里,哪一个床空我就睡哪一

个床。那个冬天我闻到过来自陕西、河北、广东、四川、云南的各种味道,偶尔我需要将两根醒

宝香烟插在鼻孔里用嘴呼吸才能入睡。

Page 59: Jifengshuxunno 400

评论

59

每一天去单位上班的路程都是非常漫长的。我需要从中关村坐 332 公交车去白石桥,然后坐

地铁到东直门,出来后换 107 坐到海运仓胡同。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中我永远哼着同样的一首歌,那是台湾的民谣歌手马兆骏唱的歌,叫《我

要的不多》,它翻来覆去就唱,你一定要告诉我,这个世界孤单的,不只我一个。

另一个孤单的身影每天也从北大出来坐 332 公交车。

他叫老肖,和我一样 21 岁,但是长着 41 岁的脸,宜昌人,他学的经济,在一家中央大报实

习。我们每天早晨一起在校门口买酸奶,在白石桥车站分手。

他第一次和我讲话是在公交车上,这家伙像地下党一样凑过来说:“海子死了你知道吗?”

我那时不知道海子是谁,没敢接茬。这家伙继续神秘地说:“从山海关到龙家营的铁轨上,啪,

一分为二。”

老肖说:“得空我得去一趟山海关,我要搞清楚海子看到些什么、想些什么。我素材收集了

不少,不出五年,中国第一思想记者就姓肖了。”

再大的牛皮也掩盖不了思想记者老肖比我更没钱。我有时会买两个肉包子吃,但他从来不买,

说早晨吃不下,但是有一天我请他吃了一个,我觉得他只花了一点五秒就吃完了。

3月底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成为新闻人老肖的终结。

那个周末老肖来宿舍找我,问我可不可以第二天陪他去一趟延庆县。

老肖的父亲患了重病,过来北京求医,结果几家医院都不收,理由是治无可治。20 多年后

回想起来,大概是肠癌转移到了肝部。束手无策的老肖从他老乡那里拿到了一个神医的地址,说

神医救过不少无药可救的人。

地址就在延庆县。

第二天天还未亮,我们俩架着行动困难的肖老伯上了往延庆县的长途车。肖老伯其实只有

50 出头,早年丧妻,一个人拉扯老肖和一个还在上初中的妹妹。疾病让他的身体只剩下 70多斤。

神医在一个民宅里坐堂。我们刚刚坐定,一个助理模样的人朝我们伸出一只张开五指的手,

老肖傻乎乎地也伸出一只手准备击掌。那人面无表情地说:“50 块。”

老肖有 20 多块,我有 30多块。凑完钱神医背对着我们在纸上写了什么,然后折好交给我们

说:“去吧。”

我们走到光天化日下打开那张纸,竟然只有两个字:地瓜。

那天已经很晚了,我们在延庆县找了一个农民的房子住下来,一块钱一晚,有热炕。

Page 60: Jifengshuxunno 400

评论

60

肖老伯睡下后,我们俩走到屋外来说话。3月底的塞外还很冷,白杨树在黑暗中像巨人俯视

着我们。

老肖哆嗦着说:“我早就知道地瓜是好东西,吃了就放屁,通肠胃,防癌。”

我说:“要我说这神医就是个锤子,地瓜要能救命,卫生部长好去吃屎了。”

老肖说:“你咋就不能把人往好里想呢?”

回到屋里时,肖老伯没有睡,他坐在炕上看着我们说:“不要再吵了。我要走了。地瓜是你

妈妈小时候的名字,又矮又胖,她在喊我去陪她了。我没有什么要求,让我死在湖北老家的床上。”

肖老伯父子回家的盘缠是我们几个哥们一起凑的。在火车站的时候,老头突然跪在地上说:

“下辈子我报答你们。”

之后的日子,我又回到了 332-地铁-107 的轨迹。中青报的食堂里,每天就两个菜,一荤一

素,还有就是白馒头和大锅汤。我这个重庆崽儿经常会想起麻辣火锅和爆炒腰花。但是这里有很

多我崇拜的新闻人,张建伟、麦天枢、卢跃刚……我每天坐在食堂的角落里,听他们咬着馒头说

那些我似懂非懂的宏大叙事,日复一日,痴迷其中。

偶尔忍不住感叹,新闻是多么神奇的职业,那么远的热情,让我淡忘了那么近的忧伤。

一个多月以后,我收到一张 50 元的汇款单和一封寄自湖北的信件。

信中说:“父亲是在床上过世的,很安详。我承包了长江边的鱼塘,能挣一点钱。我要挣钱

照顾妹妹,不能再读书了。当然,也做不成新闻人了。羡慕你,可以面对那么大的世界。老邱,

不管你拥有多么大的世界,当个正派人。”

26 年后的 3 月底,出版社让我为阿兰·德波顿的新书《新闻的骚动》写序。诚惶诚恐中,

读到书中的一段文字。他说,查阅新闻就像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

借由那些更为沉重和骇人的事件,我们得以将自己从琐事中抽离,让更大的命题盖过我们方寸前

的忧虑和疑惑。

26 年里,很多次从长江尾的上海飞往长江头的重庆,忍不住透过飞机舷窗寻找那片长江边

的鱼塘,还有那个在塞北和我争吵的身影,还有他的思想记者的梦。每一个清晨,那个人会不会

把海贝贴在他的耳边,倾听这个星球和这个国家惊心动魄的声音,让他忘记延庆县绵延的山路,

和我们曾经无望的忧伤。

但是极目之中,只有那条悠远的河流,仿佛是岁月的眼泪汇成,清澈着、混沌着、奔腾着、

遗忘着、燃烧着、毁灭着,长流不息。■

(《新闻的骚动》一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即将上市。)

Page 61: Jifengshuxunno 400

三辉链接

61

三辉链接

新书推荐:《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美]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年 5 月

定价:38.00

内容简介: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

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初版于 1985 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

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

Page 62: Jifengshuxunno 400

三辉链接

62

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赫胥黎则在《美

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想告诉大家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

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著者简介: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 世界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作家、

教育家,研究领域横跨教育学、语义学和传播学。他是继麦克卢汉之后世界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

究学者之一,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介生态学专业。

波兹曼认为,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

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创造的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不自知,因此发展出了

“媒介即隐喻”的理论。

1986 年,波兹曼获 “乔治•奥威尔奖”,1988 年获纽约大学杰出教授奖。2003 年 10 月,

波兹

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了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

尖锐的批评。波兹曼出版过 20 余部著作,其中,《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是他的两部代

表作,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影响深远。

媒体推荐:

《娱乐至死》在帮助我们看清(电视)屏幕里到底在发生些什么,在这一点上,它是最优秀

的。那种画面,即便没有“文化灭亡”的末日预言,也足够阴郁了。

——沃尔特·古德曼(WalterGoodman),《纽约时报》

波兹曼在麦克卢汉结束的地方开始,他用学者的渊博与说书人的机智构筑他的见解。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波兹曼的每本书都是一本小册子,一本装了封皮的随笔:《童年的消逝》讽刺美国文化的幼

稚化;《娱乐至死》讽刺娱乐业,以及娱乐业对观众造成的影响……他的知识分子姿态,他在公

众环境中的表现,以及他伟大的天赋——极好的幽默,实质是一个开化人类在一个野蛮世纪进行

的尝试,之后成了一个开化人在电视文化中的尝试。

——杰伊•罗森(JayRosen)尼尔•波兹曼的学生、媒体批评家、作家、纽约大学教授

尼尔•波兹曼是一位传承伟大纽约传统的不可思议的讲述者。……正如他说的故事一样,尼

尔•波兹曼投入了一生来让我们停下来。……他是一个和蔼谦恭的人,他绝对不会说,“我早就

告诉过你了”。但是他的确告诉过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直至肺癌在上周让他永远消声。

——约翰•齐默尔曼(JohnZimmerman)《纽约邮报》

Page 63: Jifengshuxunno 400

三辉链接

63

尼尔•波兹曼的逝世给公共话语带来了某些寂静。一位博学的批评者,一位严谨的反对者,

一位跟奔涌的发展唱反调的人,沉默了。回顾他令人惊叹的事业,你会发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的

核心都是一连串问题……他希望你去思考,字母表是如何改变了口语文化的,印刷媒体给宗教造

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教育是如何创造了童年的,为何对标准的测试意味着对学校系统的激进反思。

——彼得•卡瓦纳(PeterKavanagh),《环球邮报》

波兹曼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在约 20 本书和众多的采访和文章中展现了他的思想和他的优

雅。这些作品都值得阅读和深入思考,有意或无意间你会将你读到的说给他人听。波兹曼是看穿

了皇帝新衣的孩子,他长大后,变成了擅长表达的义愤填膺的教育者和社会消费者。

——迈克尔·寇姆夫(MichaelKompf),《学院季刊》

作家、媒体批评家尼尔·波兹曼的去世并未得到应有的(新闻媒体的)重视。但这一点也没

有让波兹曼吃惊。我们时代媒体批评领域最伟大的书之一《娱乐至死》是他写的……波兹曼比任

何人都了解,电视无可挽回地改变了辩论的本质,娱乐如今在政界占至高地位。

——吉姆·本宁(Jimbenning)Alternet.Org.

出版于 1985 年的《娱乐至死》是一本令人振奋的充满争议的书,它审视了电视对我们生活

的有害作用。更具体地说,是政治、文化和精神生活。……《娱乐至死》有太多值得推荐的地方。

至少,它引发了许多思考,至多,则让我们看到,电视是如何以某些方式侵蚀我们的公共话语甚

至于我们关于美好生活的整体概念的。

——谢默斯·斯威尼(SeamusSweeney),socialaffairsunit.org

有一些书是每个人都应该读而事实上很少有人去读的。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就是其

中之一。他对于娱乐时代对公共话语质量的毁灭性作用的分析提供了一个非同寻常的锐利洞见,

这种洞见深入了到技术塑形思想与文化的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各方各面的琐碎化。

——“潮起潮落”(Thehightideandtheturn)

我们今天已经处在尼尔描述的世界里,处在一个讯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

的电子传媒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娱乐至死》的预言指向了我

们今天的现实。

——陈丹青

它是声讨电视文化的檄文:难道我们要把自己娱乐死?这一声喝问绝非危言耸听,我深信它

是我们必须认真听取的警告。

——周国平

也许,文化拯救的希望就在于人类不断的自我反省之中,在于认真聆听波兹曼式的警世危言

之中。

——刘擎

Page 64: Jifengshuxunno 400

制作者

64

制作者上海季风图书有限公司

上海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Email:[email protected]

【季风书讯】网站:http://www.jifengshuyuan.com

季风书园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jifengts

季风书园淘宝商城店:http://jifengts.tmall.com

QQ 群 1:328386406(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QQ 群 2:85186717(季风志愿者之家)

联系电话:021-5382 1942 021-6415 2843

季风微信公众平台:jifengshuyuan520